安丘名人
安丘历史悠久,千百年来名人辈出,或以文治、著述名世,或以武功、气节著称,其业绩至今为人们称颂。
召忽
召忽(?—前685),春秋齐国人。少负才名,胸有大略,喜研军国治理之术,然不得志。齐襄公时,任齐国大夫,公子纠慕其才华与谋略,聘为师傅,终日伴读讲史不倦。齐襄公十二年(公元前686年),齐国爆发内乱,齐襄公为其堂弟公孙无知袭杀,召忽与管仲陪同公子纠投奔鲁国,大夫鲍叔牙与高傒辅佐公子小白投奔莒国。次年,大臣雍廪等人杀死公孙无知。国内无君。鲍叔牙与公子小白得到消息后带领人马从莒国急赶临淄,鲁庄公也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国。管仲途中设伏,箭射小白衣带钩。小白佯死,欺骗公子纠。小白抢先奔至齐都,得以先入而立,于公元前685年即位,即齐桓公。齐桓公为巩固自己的王位,逼鲁国处死公子纠。召忽见其主被害,悲愤交集,遂自杀而亡。
召忽墓位于召忽村前,封土高约3米,直径约6米。墓前有清初进士邑人马长淑所立墓碑一通,上刻“齐召忽墓”及碑文。现碑尚存。
公冶长
公冶长(公元前519—前470),名长,字子长。春秋时期齐国人,亦说鲁国人。孔子女婿,孔门七十二贤士之一。自幼家贫,聪颖好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深为孔子赏识。鲁国君主多次请其为大夫,一概不应,而是继孔子之志,一生治学。后隐居安丘城顶山阳,成为齐鲁著名学士。相传公冶长精通鸟语,却因此无辜获罪。孔子对公冶长身陷囹圄而痛惜,原谅他说:“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许女儿孔娆为其妻。公冶长婚后生二子:子犁(早亡)、子耕。后人崇尚这位先贤,尊城顶山为书院山,在山上建公冶长祠,立塑像祭之。祠前西存雌雄银杏古树,传系公冶长栽植,已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汉代儒学正统后,由于公冶长在儒学研究传播中的重要贡献和特殊地位,历代帝王对其多有封诰。唐开元二十七年(739)玄宗李隆基追封公冶长为莒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真宗赵恒追封公冶长为高密侯。南宋咸淳三年(1267)度宗赵璂诏令以“高密侯”从祀孔子。明嘉靖九年(1530)世宗朱厚熜封公冶长为“先贤公冶子”。另有为其立下的明清碑碣4通,分别为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清康熙十五年(1676)秋、清道光九年(1829)六月与二十九年(1849)七月立。
有若
有若(公元前508—前457),即有子,字子有,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弟子,列孔门七十二贤士之一。史载,其文武双绝,颇享声望。去世后,鲁悼公亲往吊唁。相传,有子曾在安丘有子山隐居,潜心攻读,讲学授徒。安丘先人在有子山之上建有子庙祠,以祭之。据有子山清《重修庙碑记》载:有子山,古时传为因有子读书于其地而得名。有子倡和睦,重礼教,提出“礼之用,和为贵”等学说,辩证地论述礼与和的关系。认为礼的应用,以和为贵,但死守礼规行不通。如果一味用和也不行,须用礼来规范。还提出“善事父母和兄长是仁的根本”等主张,以丰富儒家思想。孔子去世后,其众多弟子因失去老师,有一种无所适从之感。时有若,无论在相貌上,还是在言行上,都与孔子生前十分相似,且少孔子43岁。于是大家就像对待生前的孔子那样,师从有若,尊有若为“有子”。
古代帝王尊崇有子者有之。东汉永平十五年(72)明帝刘庄信奉儒家思想,祭祀孔子及七十二弟子。唐开元二十七年(739)玄宗李隆基追封有子为汴伯。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宋真宗赵恒追封有子为平阴侯。南宋咸淳三年(1267)度宗赵璂诏令以平阴侯从祀孔子。清乾隆三年(1738)有子升十二哲。现辉渠镇驻地建成有子广场。
盖公
盖公(生卒年不详),秦末汉初安丘人,西汉著名学者,精通黄老之说,后隐于安丘东部。现安丘东境有盖公山,山上曾有盖公祠及盖公墓。
盖公是西汉初年黄老思想的代表人物,著名隐士、贤师乐臣公之弟子。乐臣公原居赵国,秦国灭赵之后,与乐瑕公逃难至齐高密(时属高密西南乡,现安丘东部一带)。盖公拜乐臣公为师,深得厚爱,博取黄老学术精华。刘邦起事后,人们纷纷响应,以求功名,惟有盖公独自隐居在安丘境内潍河西岸的一座山上。汉朝定天下后,曹参任齐国相。他围绕如何治国走访地方官员和秀才百余人,由于各有见解,无所适从。后来,打听到盖公,乃非凡之人,遂礼贤下士拜见盖公。盖公向他历数秦末汉初战乱和民不聊生的实情,提出“贵清静而民自定”的“无为而治”政治主张,阐明为政清静与民生息的治国安民方略。曹参深受教益,为相九年,齐国大治。汉惠帝二年(公元前193年)曹参接替萧何升任汉朝宰相,依然按照盖公的思想协助君王治理国家。之后,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及太后都信奉推行盖公学说,并在实践中发扬光大,造就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景之治”。后人在墓旁立祠纪念。苏东坡任密州太守时曾专门到此凭吊。盖公祠在新中国成立前毁坏,现成为农田。盖公墓亦毁于盗墓贼之手。
伏恭
伏恭(公元前6—84),字叔齐,东汉安丘人。明帝、章帝时大臣。出身经学世家。一世祖即经学大师济南伏生,其后裔散居现诸城、安丘间,九世伏湛之先世曾寄居现景芝镇伏留村一带。伏恭系司徒(宰相)兼经学家伏湛之侄、经师伏黯之嗣子,以父任为郎。天资聪颖,建武四年(28)任剧县(现寿光东南)令,治绩优异,以公正廉洁闻名。应太常试以经学,名登第一,遂拜为博士,继而迁常山太守。任上敦修学舍,常亲临授经,开常山文化教育之先河。治剧间,注《齐诗》,名声鹊起,时北州之人多习“伏氏之学”。永平二年(59)任太仆,后为司空,同儒以为荣。在位9年,永平十三年(70)因病辞相以归。汉章帝以伏恭为三老,尊为父兄。元和元年(84)卒,享年90岁。
郑玄
郑玄(127—200),字康成,东汉北海安丘(现高密)人,著名经学大师、儒学大师,汉代杰出的文献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自幼聪明好学,13岁能诵读《五经》,有“神童”之称。但因家境走向清贫,18岁做乡啬夫,后又改任乡佐。然而,心专经学不乐为吏,逢假就找学宫求教。21岁,“博极群书,精历数图纬之言,兼精算术”。时任北海相杜密在北海国给郑玄安排职务。后辞官,入太学深造。最后在古文经学大师马融门下求学七年,终于成为集经今、古文之大成的经学大师。有“书有一万,君览八千”之誉。
学成东归后,“客耕东莱不其山”,收徒讲学。三国名士崔琰、王经、国渊、任嘏等人,皆为其门下。当年在不其山设帐授徒处称康成书院,该村名为书院村。不久,遭“党锢之祸”,被禁锢。仕途既绝“,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被禁锢的十四年中,为《周礼》《礼记》《仪礼》作注,还针对何休专守今文的错误,著《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灵帝中平元年(184)爆发黄巾起义,最高统治者不得不解除党禁。郑玄在当时有很高声望,当权者纷纷征辟,但他以种种理由拒绝,保名士之节操。他继续教授、注经,先后避乱于不其山、黉山、南城山。注释《古文尚书《》毛诗》《论语》《孝经》,晚年又注《周易》。不仅遍注群经,还给许多纬书作注,并撰写《三礼目录》《毛诗谱》《驳许慎〈五经异义〉》《答临孝存周礼难》《丧服变除》《皇后敬父母议》《天文七政论》等多种论著,“凡百余万言”。
郑玄治经,兼学今、古文,并最后立足于古文经学派。创立的这一新的经学学派,被称为“郑学”。郑学的创立,逐渐取代原来各守门户的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使汉代今、古文长期纷争的局面宣告终结,经学从此进入一个“小统一时代”。所注的儒家经典,从汉魏之际始,长期被列学官,设立博士,流传甚广。唐代统一经学,孔颖达奉诏撰《五经正义》,其中的《毛诗》《礼记》皆采郑玄笺、注。此后,贾公彦又撰《周礼注疏》《仪礼注疏》,也用郑注。郑玄上述四种经注,列入《十三经注疏》。郑玄是汉代杰出的文献学家。如果说孔子第一次整理和编订六经,那么可以说郑玄是第一次全面地、系统地整理和注释全部儒家经典。郑玄也是汉代卓有成就的教育家。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于潍水之畔设帐授徒,从事经学教育30余年,闻名“伊洛以东,淮汉以北”。在教材建设上有突出成就,其经注就是言简意明的经学教科书。倡导的“博稽”“粗览”“时睹”等学习方法,对后世有积极的影响。生前有弟子上万人,死后遗令薄葬,仍有受业之徒郡守以下一千余人参加葬礼。
郑玄又是汉代经师以经注律的杰出代表。其《汉律章句》数十万言,成果丰硕,居汉代律家之首,在汉律使用中成为最具权威性的法律解释。他的经注涉及多种学科知识,单是一条涉及力学的注释,就正确揭示胡克定律中“力与变形成正比”的线性关系。此发现比英国科学家胡克早1500年。
郑玄还是一位深邃的思想者。他崇尚《礼》学,强调礼是治国的根本,把儒家重礼思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他的易注把《易》学引向义理的方向,并注入老子的自然无为思想,表现出融合儒道的思想倾向,开王弼《易》学之端绪,对魏晋玄学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他维护儒家的孝、忠观念和中央集权制度,针对当时的腐败政治,主张革除弊政,有针对性地提出“顺民”和“任贤”的主张。由于深受阴阳五行和谶纬思想的影响,并用于注经,所以他经注的科学性和思想的进步性受到一定的局限。唐代郑玄的《毛诗传笺》和《三礼注》被朝廷编纂的《五经正义》采用,其他经注仍在学术界广受推崇,有的经注还传至日本。唐贞观二十一年(647),郑玄被朝廷列入二十二“先师”,“从祀孔子庙”。宋代理学兴起,以郑玄为代表的“训诂之学”逐渐衰落,明代还一度取消郑玄从祀孔庙的资格。清代特别是乾嘉时期,以恢复汉学为宗旨的“考据之学”兴起,郑玄再次受到学术界的高度推崇。清雍正二年(1724)朝廷恢复郑玄从祀孔庙的资格。在郑公祠“每岁三月三日、九月九日致祭”,并立奉祀生负责祀祭事宜。书院、私塾则有“文拜”。郑玄是一位通才,其学问博大精深,远远超出经学范围,在中国学术史、思想史、教育史、文化史、法律史、科技史上,均是影响很大的历史人物。世人称之“经神“”国器”。对安丘影响很大,古安丘城内建有郑管祠。
管宁
管宁(158—241),字幼安,北海朱虚东境(现安丘境)人。著名高士,学者。史称三国第一人。16岁丧父。内外表亲同情其孤贫,都赠送其一些办丧事之物品。管宁一概辞谢不受,反而衡量自己所积财物办丧事。宁身长八尺,须眉俊美。与平原人华歆,同县邴原相友善,三人曾一起游学他郡,也同敬重陈仲弓,时称三人一龙。时天下大乱,听说公孙度威令普行辽东,于是和邴原、平原人王烈等前往。公孙度设馆招待他们。见过公孙度后,管宁就在山谷中,击壁成室,结庐而居。时避难的人多数居住在郡南,而管宁居住在郡北,显示出不迁移中原之意志,稍后渐有人跟随其居住郡北。曹操为司空时,召请管宁,公孙度之子公孙康暗藏这道命令而不宣布。王烈,字彦方,时声名在邴原、管宁之上。辞退任公孙度长史之职,从商以使自己幽处下层社会。曹操任命王烈为丞相掾征事,未到任,死在辽东卜居之地。
中原稍安定后,旅居在外之人均返乡,只有管宁安然居于卜地,似乎将终老辽东。黄初四年(223),曹丕下诏给公卿,荐举特立独行君子,司徒华歆推荐管宁。当初,曹丕即位时,诏请管宁,于是其以此因带家属渡海回到北海国故里。临行,公孙恭在南郊送别,赠与衣物。自管宁到辽东,公孙度、公孙康、公孙恭三人前后所送礼物,其都收下存放起来。现在要渡海回乡,又全数封还。曹丕下诏任管宁为太中大夫,其坚辞不受。明帝曹睿即位时,太尉华歆逊位给管宁。于是下诏说:太中大夫管宁,深怀道德,服应六艺,清虚足以与古人相比,廉洁可以高立今世。过去遭逢王道衰微,渡海隐居,大魏秉受天命,就携家而来,这是应龙(龙有九种,此龙有翼)晦则沉潜,明则飞升,及圣贤受重视就施展抱负,不受重视就隐藏起来之道理。而黄初以来,屡次颁下征召命令,往往推辞有疾,拒绝不来。难道朝廷之政事,与先生之意趣不同,将悠游于山林,而不能来吗?以周公之圣德,仍忧心老臣不至,而听不到如凤鸣那样美的诤言。秦穆公那样贤能,还念念不忘询访老人。况且我德薄能鲜,怎可不听诸位谈论道理呢?现在任管宁为光禄勋。礼有大伦,君臣之道应当不能废绝。希望尽速赶来,以圆我久慕之意愿。又下诏给青州刺史:管宁怀道德、守贞节,潜隐海角,最近已下征召之命令,竟抗命不来,徘徊在安乐之居所,要使隐居成为高尚之事,虽然有隐者平凡自安之贞节,却失去正考父辅佐宋国戴、武、宣三位君王而更恭敬之义行,使我虚心盼望了多年,这是何用意呢?心怀安乐,必然会履行他平日隐遁之心志,何不想想古人也有完全改变素行,而使百姓隆盛的呢!日月迁移,光阴正不断的流逝,修身养性,为的是什么?孔子曾说:我若不与天下人亲近,那要和谁亲近呢?难道要学飞禽走兽隐于山林吗?命令别驾、从事、郡丞、掾,奉诏书备礼遣送管宁到朝廷,给其舒适车辆、吏从、蓐垫和途中伙食,一上路就先启奏。管宁以草莽臣名义上疏说:臣只是海滨孤陋卑微,劳倦无依之农夫,幸而获禄丰厚。陛下继承大业,德望比美三皇,教化凌越陶唐。臣受恩泽,有十二年之久,却不能报答陛下之恩典。长久以来,疾病沉重,颠倒礼节,夙夜恐惧,无处安心。臣元年(明帝青龙元年,公元233年)十一月获公车司马令给州郡之命令,有八月甲申召臣之诏书,更赐给舒适之车辆,衣被、蓐垫,备礼遣送,光荣宠幸,同时降临,优厚屡至,臣惶恐敬肃,没了主张。想禀陈愚意,而诏书抑止,不使臣修写章表,所以迁延到今日。心想陛下恩赐也有终极之时,不料却更兴隆显赫。今年(明帝青龙四年,公元236年)二月获州郡转下三年(明帝青龙三年,公元235年)十二月辛酉之诏书,又赐舒服车辆、衣服,别驾、从事和郡功曹备礼遣送,又特别接到玺书,命臣为光禄勋。书中陛下谦逊,引周、秦事迹为比喻,谦抑自身而褒美臣下。臣受诏那天,惊恐得魂飞魄散,无地就死。臣深自反省,没有东园公、绮里季那样且有极高品德,却蒙赐安车之荣耀。也没有窦融那般之功勋,而受玺书封赐之宠幸,才具驽下,有如梁上短柱,却要肩负栋梁之重任,性命垂危,而获朝臣之大位,臣恐怕犯了汉哀帝时朱博鼓动妖言之罪过。再则老病常患,有增无减,无法胜任旅途劳累,以完成重大之责任。遥望宫门,徘徊朝廷,谨上表陈情,恳求哀悯,听任愚臣,以免骸骨暴露在旅途之上。自黄初至青龙年间,征召之命令一道接一道,常在八月赐牛酒给管宁。诏书问青州刺史程喜说:管宁到底是守节高尚,还是真是年老疾病而衰弱?程喜上书说:管宁有一位族人叫管贡,是本州吏员,与管宁邻居,臣常派其刺探消息。管贡说:‘管宁经常戴黑帽,穿布料做的短衣祷,裙子,随时节增减,出入门庭,能自己拿拐杖,不须别人扶持。四时祭祠,往往自己改穿衣服、戴头巾,着过去在辽东所有白布单衣,亲自摆设祭品,行跪拜礼。管宁年少即丧母,已不记得母亲之样子,常因此忧伤而多斟些酒,泪流满面。又管宁住宅离水边七八十步,夏日常到水中洗洗手脚,观览菜园蔬圃。’臣推测管宁前后数次推让之意向,而认为其习惯隐居生活,到了老年,智力衰退,所以游息处静,因此每次坚持谦退。这是管宁要保全一向之志行,并不是守节高尚。正始二年(241),太仆陶丘一、永宁宫卫尉孟观、侍中孙邕、中书侍郎王基一齐推荐管宁说:臣听说龙凤隐晦光耀,呼应德瑞而至,明哲之人平日隐居,等待时机而起。所以鸾骛在歧山高鸣,接着周室兴隆;四皓为辅佐,汉朝帝王因此而康泰。臣见太中大夫管宁,符应阴阳之中和,汇聚九德之纯美,文质彬彬,品性高洁,胸怀清虚淡泊,悟道逍遥自在;观览黄老、六艺为乐,已登堂入室,得其奥妙。通达古今,含蕴道德。中平年间,黄巾贼四处流窜,华夏崩颓,纲纪废弛,于是避难,乘船渡海,羁旅辽东达三十多年。在这不宜进取之时,管宁掩蔽光芒,隐遁而养浩然正气,含蕴儒墨之精华,他潜移默化之修为,普行于辽东之地。黄初四年(223),高祖文皇帝(曾丕)垂询诸臣,谋求俊才,司徒华歆荐举管宁应选,特派公车征召,其从远地振翼来归。路途艰辛,罹患疾病,就任管宁为太中大夫。烈祖明皇帝(曹睿)嘉美他的德望,升为光禄勋。管宁疾病甚重,不能上路。现在管宁旧病已愈,年纪八十,意志毫不衰倦。四壁空虚,以荆柴为门,起居陋巷,喝粥糊口,两日一食,吟咏《诗经》《尚书》,乐趣依然不变。管宁在困苦中而能通达,遭遇危难时,必能安渡,其经历过危险,而不改节操,正如金声玉色,愈久愈显。看其一向行为,几乎是上天所赐,应赞助大魏,辅佐皇上。皇上一旦有所缺失,群臣也都给予寄望。从前殷高宗梦见傅说,就刻了其雕像去找,周文王也用龟卜求良佐。况且管宁曾受前朝表扬,名德已显,却徘徊许久,而不能请来,这不是遵奉明训,完成前朝遗志之措施啊。陛下登位,承继大业,圣化日日降临,超越了周成王。每有意旨,就咨询师傅,若能继承二祖,招纳人才,礼敬贤俊,增广光明,那么济济多士之教化,就可与前代媲美。管宁清高淡泊,可比前贤,德行卓绝,海内无第二人,观察前代所褒扬之人物,如申公、枚乘、周党、樊英,他们一生之行事清高,但是都没有像管宁那样能砥砺风俗,特立独行。实在应该以玉帛备礼征聘其朝廷效力,致送几杖,请上东厢,敷陈典籍,坐着谈论道理,上可正天文,以协助皇上,下可富民生,使伦常有序,如此,广助教化,功效必定可观。倘若管宁坚持不肯,有洪崖先生隐居洪崖,巢父、许由隐居箕山那般的志向,那么圣朝也就如唐、虞一样,表彰贤能,必可名垂千年。虽然出仕隐居,各有不同,但振兴治道,敦美风俗之目标皆同。于是特别准备舒适车辆和玉帛聘请管宁。不巧管宁却已去逝,时年84岁。当初,管宁之妻过世,旧友劝其再娶。管宁说:每次我想到曾子、王骏之话,心中赞佩不已,难道自己遇到这种事,还要违背本心吗?鉴于世上不少人趋炎附势,妄变姓氏,乃著《氏姓论》以原本世系,并著《集》《录》各一卷。斯人名高行洁,生前身后千百年来颂声不绝,举世推崇,永受景仰。魏明帝在诏书中夸管宁“耽怀道德,服膺六艺,清虚足以侔古,廉白可以当世”。“三苏”之一的苏辙赞其“明于知时,审于处己,以能自全”。陈寿评论说:管宁雅正高尚,坚定不拔。当代国学大师钱穆先生在《国史新论·评管宁》云:但论三国人物,管宁必屈首指。古代帝王、文学家、政治家及学者等对其赞颂有加。因管宁事迹“老辽东”“辽东帽”“皂帽辽东”“挥金故里”“挥金坡”“割席断交”等典故17个,世称三国“东家丘”。安丘古代最知名的人物之一。卒葬赤埠岭。子管邈,拜郎中,后为博士。《高士管宁》注解甚详。
邴原
邴原(157—211),字根矩,东汉北海郚城(现凌河镇)人。三国著名学者。一生名高德大,清规邈世,魁然而峙,其美谈佳话流传至今。
黄巾军起义爆发后,邴原将家属安置在北海城内,自己避进郁洲山中。时,孔融任北海相,向上司推荐邴原。邴原以黄巾军正强盛为推托,又避到辽东。在辽东,其名望与同乡刘政一样,都具有英雄气概和勇敢谋略。辽东太守公孙度恐怕刘政闹事,想把他杀掉,把刘政一家老少尽数收捕。刘政得以逃脱。公孙度发文告知下属各县:有敢收留隐藏刘政的,与他同罪。刘政无处藏身,只能投奔邴原。邴原将他在自己处藏匿一个多月。正好东莱太史慈要回到家乡,邴原将刘政托慈带出辽东。办妥这件事后,邴原去对太守公孙度说:将军你前日要杀刘政,是因为他能对你构成威胁。今天刘政已离开辽东,长官你的威胁岂不是消除吗!公孙度回答道:是啊!邴原又说:长官害怕刘政的原因,是因为他狡黠。今天,刘政已经离开辽东,他的狡黠没有用了,为什么还要拘禁他的家人呢?不如赦免他们,也使他们不再对你太守有深深的怨恨。公孙度这才放了刘政的家属。邴原又出钱帮助刘政家属,使他们都回到故乡。邴原在辽东时,一年之中投奔他的人达几百家,被称为“游学之士”“教授”。后来回到了北海,应曹操征召做司空掾。邴原有一个女儿,很早就过世。当时曹操的爱子仓舒早死,曹操要想把他与邴原的亡女合葬,结成阴亲。邴原推辞说:合葬不合礼法。我之所以自愿在明公手下干事,原因就是因为明公能以古训礼典对待我而不作什么变动。今天我若答应你这件事,则是把你我都变成凡夫俗子,庸俗之辈。明公焉是能做出如此之事的人啊?曹操这才罢休,迁邴原为丞相征事职。崔琰为东曹掾职,记载此事时说:征事邴原,议郎张范,皆是纯净有德,志向高尚,行为忠直方正之士;他们清廉自洁能够脱俗,操守固执足以担当重任;所谓龙翰凤翼,国家的重宝就是指象他们那样的人,把他们举荐出来,委以重任,那么奸诈小人,不仁不义者都会远远地离开,不再会影响国家的治理。邴原代凉茂出任五官将秘书,经常闭门自守,没有公事,从不出门。曹操发兵征讨东吴时,邴原随军出发,死在征吴的道路上。
邴原11岁父亲去世,家中贫穷,又早早成了孤儿,因此没钱求学。他家隔壁有学堂,邴原经过学堂旁就哭泣。老师问他说:小孩子悲伤什么?邴原说:孤儿容易伤心,穷人容易感怀。那些学习的人,必定是父兄都有的人,一是羡慕他们没有成为孤儿,二是羡慕他们能够学习,心里悲伤,因此流泪。老师也为邴原的话哀伤地说:想读书,可以啊!邴原回答说:没有学费。老师说:孩子如果有读书的志向,我白教你,不要学费。于是邴原入学。一冬的时间,背诵《孝经》和《论语》。从他在儿童之时,就聪明,有特异之处。等到长大,他的品行如金玉一般美好。想要远行求学,去拜访安丘孙嵩。孙嵩推辞说:您家乡的郑君,您知道吗?邴原回答说:是的,知道。孙嵩说:郑君学贯古今,博闻强识,能探求深远的学问,真是学习者的老师和楷模。您却舍弃他,跑了一千里路,来找我,这是所谓把郑君当作东家丘的做法吗?您好像不知道郑君而说知道,是什么原因。邴原说: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苦药良针,但还没有完全了解我的内心志向。人各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所以才有登山采玉的人,有入海采珍珠的人。怎么能说登山的人不知道海深,入海的人不知道山高呢?您说我把郑君当作东家丘,您认为我是西家的愚夫吗?孙嵩向邴原致歉,又说:兖州、冀州的士人,我认识很多,没有像您这样的。我应该用书信来为你作访学求师的媒介。邴原看重孙嵩的好意,难以推辞他的介绍信,就拿着信告别了。邴原心里认为拜求老师、开导学问这样的事,志向高远的人之间自然能够相契合,不像交朋友这样的事要靠介绍来完成。信有什么用呢?于是把信藏在家里,就出行了。邴原酒量很大,也很喜欢喝酒,但想到喝酒会荒废学业,就毅然下定决心戒酒。邴原在外游学八九年之久,他常常通宵达旦地和挚友高谈阔论,和名师一起谈诗论道。俗话说:酒逢知己千杯少。每逢有人劝酒,邴原都是只望一眼酒杯,然后含笑摇手,表示自己不会饮酒。其实邴原是为了不荒废学业才克制自己,滴酒不沾的。学成回乡后,邴原广收门徒,为了尽心教学,他仍是酒不沾唇。在邴原耐心地教诲下,门徒中有几十人学得非常精深,成为当时有名的学者。常言道: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可是邴原为专心致志攻读,而改变自己爱喝酒的嗜好,这种毅力令人钦佩。当时孔融在北海为相,教手下选出能任公卿之才,于是选出郑玄任计掾,彭璆为计吏,邴原为计佐。融有所爱的一个人,经常赞叹他的才能,后因为怨恨他,想要杀他。朝吏皆跪下来请求不要杀此人。当时此人也在,叩头流血求不要杀他,而孔融杀他的心意没有放下。而当时独邴原不去请求。孔融对邴原说:大家都请求我,你为什么不请求呢?邴原说:你呀,对某人感情不薄。常言说的好呀,岁终应当选他,此就所谓爱民如子呀。如果这样,朝廷受恩没有在某的前面的。而你今天却要杀他。你爱他时就视其如子一样,恨他时就就要杀他。我十分愚蠢,不知道您以什么喜欢,以什么不喜欢?孔融说:某生于寒门,我可怜他们于是成就他们兄弟几人,提拔重用他们;某现在辜负我的恩施。做的好的就可以晋升,做的不好的就可以杀了,此本来就是君王之道。以前,应仲远做泰山太守时,曾经举荐一位秀才,然而不到一个月就杀了。邴原说:仲远举荐孝廉,却杀他,其义在哪儿呢?凡是孝廉,都是国家从后俊中选出来的,举荐他对,那杀他就错;如果杀对,那当时举荐他就错。诗经上说:不能适其地位的人,就不能给他们对等的待遇。一定是讥讽这样的人。论语说:爱他的时候想要他活着,厌恶的时候就想置他于死地。既想他死又想他生,就是糊涂啊。仲远已经十分糊涂,您想学他吗?孔融大笑说:我就是想戏弄他。邴原又说:君子说话,要与他的身份相符。说话和办事乃君子行为的关键。辽东多虎,邴原所居村落却没有虎患。原曾经走路时拾到人家丢失的钱,拾起来挂在树枝上,此钱无人来取,然而系钱的却越来越多。原问因,知者回答说,这是一种神树。原痛恨这种以神树作为理由的做法,给予分辨清楚。于是里中遂收拾钱财作为社供。后来原欲归乡里,停于三山之处。孔融知道后写信说:随会在秦,贾季在翟,谘仰靡所,叹息增怀。顷知来至,近在三山。诗不云乎:来归自镐,我行永久。原遂复返还。自返国土,邴原讲述礼乐,吟咏诗书,门徒达数百人,服道者数十人。时郑玄博学洽闻,注解典籍,故儒雅之士相集。原亦自以高远清白,颐志澹泊,口无择言,身无择行,故英伟之士向焉。是时海内清明,说青州有邴郑之学。魏太祖为司空,辟原署东阁祭酒。操北伐三郡单于,还住昌国,宴请士大夫。酒酣,操说:我今天返至此地,邺守诸君必将来迎,今日明旦,估计就都来。其不来者,独有邴祭酒耳!言讫未久,邴原先到。门下通谒,操大惊喜,提着鞋子起来,跑出去很远迎接邴原,并说:贤者诚难测度!孤谓君将不能来,而远自屈,诚副饥虚之心。
刘鄩
刘鄩(856—920),后梁密州安丘北境(现安丘)人,五代时名将、军事家,有“一步百计”之称。出身官宦世家,祖刘绶,密州户掾,累赠左散骑常侍。父刘融唐末安丘令,曾为工部尚书。兄刘琪。祖居安丘而生之,遂为安丘人。唐末在王师范军中为将,因功授登州、淄州刺史,署行司军马。其时藩镇割据,军阀间频繁攻占和兼并。刘鄩幼有大志,好兵略,喜欢涉猎史传。唐朝中和年间,入伍从军为青州节度使王敬武之小校。王敬武死后,三军推其子王师范为留后,朝廷命崔安潜来镇守青州,棣州刺史张蟾密谋袭击王师范,王师范命都指挥使卢宏攻棣州,卢宏反与蟾通,密谋回军袭击王师范。王师范得到消息后,命刘鄩设下伏兵。酒过三巡,刘鄩在座上斩卢宏,并尽杀从乱者。王师范从此器重刘鄩,任命为马步军副都指挥使,率军攻下棣州,擒杀张蟾,唐朝只得封王师范为平卢节度使。天复元年(901),唐昭宗被李茂贞等军阀绑架至凤翔,宣武节度使朱全忠率四镇之师来夺。李茂贞与内官韩全诲矫诏,征天下兵入援,王师范览诏,慷慨泣下,密遣多名心腹将领袭击朱全忠的后方。本来约定同时起兵,但派出将领大都被朱全忠手下地方官生擒,只有刘鄩以偏师攻陷兖州。刘鄩夺城未久,人情不附,但善于抚御,军纪严明,因此市民安居如故。朱全忠因大将葛从周之家属都在兖州,因此让他领兵来攻。刘鄩并不因此而虐待葛从周家属,反而供给有礼,升堂拜葛从周之母,同时在城中挑选丁壮固守,而普通百姓和老弱都礼送出城。刘鄩与将士同甘苦,分衣食,同心守城。但葛从周包围时间日久而救兵不至,节度副使王彦温逾城,投奔葛从周,而其属下很多人也随之而去,刘鄩很镇定,命人从容向王彦温高呼:请副使少将人出,非所遣者请勿带行。又扬言于众曰:素遣从副使行者即勿禁,其擅去者族之。守兵听到后,不知如何,逃跑者止,葛从周也怀疑王彦温有奸,斩之于城下。天复三年十一月,王师范被朱全忠打败,投降,特派人来通知刘鄩投降,刘鄩这才领兵出城。此战之后,葛从周特别向朱全忠推荐刘鄩有大将之才,于是送其到大梁,朱全忠见到刘鄩后,认为他是个奇才,任命他为元从都押牙。当时,朱全忠手下大将如云,而且都是随他起兵的宿将,而刘鄩以一个降将的身分,突然成为诸将之首,接受诸将参礼,泰然自若,朱全忠越发对他另眼相看。未几,又提升刘鄩为鄜州留后,从此之后,刘鄩官运亨通。天佑二年二月,授右金吾卫大将军,充街使。三年正月,又委以元帅之任,以鄩为元帅府都押牙,执金吾如故。开平元年,授右金吾上将军,充诸军马步都指挥使。天佑三年,又升他为右威卫上将军,依前诸军马步都虞候,之后再提升为左龙武统军,充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同年夏,同州节度使刘知俊叛变,招引李茂贞军队袭据长安,分兵扼守河潼。朱全忠亲抵陕西,命刘鄩率军西讨,刘鄩随即攻取潼关,擒刘知俊之弟刘知浣以献,复引兵收复长安,刘知俊弃城奔凤翔。乾化三年正月,后梁未帝即位,更加倚重刘鄩,授开封尹,遥领镇南军节度使。九月,徐州节度使蒋殷据城反叛,刘鄩与郓州节度使牛存节率兵攻之,蒋殷求援于吴国,吴国命大将朱瑾领众赴援,被刘鄩击破。贞明元年春,城陷,蒋殷举族自焚而死。三月,魏博节度使杨师厚死,后梁分相、魏为两镇,遣刘鄩率大军屯南乐,监视此次分镇行动。魏博果然军乱,囚节度使贺德伦,送款于太原。六月,晋王李存勖入魏州,刘鄩以精兵万人自洹水移军魏县,设伏于河曲丛木间,俟晋王至,大噪而进,围之数匝,杀获甚众,晋王仅以身免。是月,刘鄩潜师由黄泽出发,图谋袭击太原,未果。二年三月,刘鄩自莘州引军袭魏州,与晋军战于故元城,大败,刘鄩脱身南奔,自黎阳济河至滑州。三年二月,晋军悉众攻黎阳,被刘鄩击退。十一月,刘鄩升为泰宁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同平章事。六年六月,刘鄩被任命为河东道招讨使,与华州节度使尹皓攻取同州,晋将李嗣昭率师来援,战于城下,刘鄩兵败,退走河南;桥陷,溺死者甚众,刘鄩收余众退保华州罗文寨。梁末帝疑刘鄩故意不战,而尹皓、段凝等人素妒忌刘鄩战功,遂进谗言,末帝以为然,命河南尹张全义逼令刘鄩饮鸩。均王龙德元年五月刘鄩死,梁末帝追赠为中书令,时年64岁。子遂凝、遂雍,事唐皆为刺史。妾王氏有美色。卒后,王氏入明宗宫中,是为王淑妃。明宗晚年,淑妃用事,二子皆被恩宠。
陈规
陈规(1072—1141),字元则,宋抗金将领,著名军事家,籍安丘。曾任安陆县令、顺昌知府、枢密直学士等官职,史书载其“好赈施,有政声”,首用火枪,善守城,在军事工程方面颇有才能。1126年末(北宋靖康元年),金兵入侵中原。当时,陈规为湖北安陆县令。德安府知府弃城逃跑,陈规代为防守,数次率兵大败攻城之敌,立大功,升龙图阁直学士,调任安徽顺昌(今阜阳)知府。他到任即修城墙,招抚逃亡民众,为百姓建立保伍组织。1140年(南宋绍兴十年)宋将刘琦领兵赴开封驻防,路过顺昌府。陈规出城迎接,尚未坐好,传来消息说,金兵已经侵入京城。陈规告知刘琦,城里有数万斛粮食,愿与刘琦死守顺昌城。陈与刘登上城墙,刚把城防粗略布置好,金兵已迫近城墙,金龙虎大王率领重兵接踵而至。陈规戴上盔甲,巡城督战,并用神臂弓射敌。
敌人稍有退却,他出奇兵使用新式火枪,偷袭敌兵营,斩获多人。金兵告急于兀术元帅,兀术率领10万大军攻城,当时正值热天,陈规命守城士兵,清晨藏匿不出,待金兵在烈日暴晒至午后体力最疲乏时,出城突袭,一举击溃金兵,获得了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顺昌大捷”。陈规以善守城闻名于朝野,得到皇帝表彰,并升为枢密直学士,调任庐州知州,兼淮西安抚使。1141年(南宋绍兴十一年)陈规因病去世,皇帝赠他为“右正议大夫”。1172年(南宋乾道八年),诏刻《规德安守城录》,命守城将领效法。于德安府立陈规庙,赐庙额为“贤守”。追封为“忠利侯”,后加封“智敏”。1132年陈规发明用大竹筒装填火药,临阵交锋时喷射火焰的火枪,应用于攻守城作战之中,首开世界上制造管形射击火器之先河。他撰写的兵书《攻守方略》是一部总结实战经验的军事著作,在我国古代史上较早提出了“重城重壕”、“守中有攻”及使用新式火枪等城邑防御作战的理论和方法,对当时的军事理论及实践有重大影响,入《四库全书》。
刘正宗
刘正宗(1594—1661),字可宗,号宪石,赐号中轩,明末安丘城人。清朝阁老,著名诗人、文学家、书法家。明天启五年(1625)县岁试第一,天启六年乡试中举人。明崇祯元年中进士。历任真定府司理、翰林院编修、东宫讲读官、侍讲、礼部会试副主考。清顺治元年(1644)为避战乱,携眷南下金陵。顺治二年五月清兵破金陵后,携眷回归故里。清朝定都北京后启用明朝旧臣。刘正宗屡接诏书,于清顺治三年正月,应诏到北京上任。历任内翰林国史院编修、礼部会试副主考官、侍讲学士、内翰林国史院侍讲学士、秘书院掌院学士、吏部右侍郎、翰林弘文院大学士、吏部尚书等职。顺治十四年一品考绩期满,升少傅兼太子太傅,诰授光禄大夫。顺治十五年8月,清廷改院为阁,以少傅、文华殿大学士兼管礼部尚书之职,参谋朝廷机要事宜。刘正宗不仅是顺治帝言听计从之重臣,也是文墨挚友,其文章与诗词、歌赋为顺治帝所赏识。顺治帝晚年迷于佛教,疏于朝政,其上疏劝谏,失去清帝信任。反对派乘机以打击同僚、贩卖私盐等罪名弹劾。顺治十七年三月二十日,顺治当众宣读弹劾奏疏,想让其承认错误,以图和解。其于殿前,暴跳如雷,竭力争辩。顺治大怒,当朝罢其官,将其置于法司,“从宽免死,家产之半入旗,不许回籍”。十八年,康熙即位,降旨宽免。是年腊月二十辞世,享年67岁,灵柩寄于北京西直门外。康熙四十五年(1706),皇帝准其归葬。乾隆登基,平反昭雪冤假错案,认为其仕清后清正耿介,政绩卓著,之所以被罢官削籍,是朝廷派系斗争所致,无反清之罪,故于乾隆二年(1773)正月降旨定其为顺治祀庙的陪享。同年二月,又降诏复其原职,诰授光禄大夫、少傅、大学士,其长辈俱受赠,晚辈皆得荫。正宗富于艺术天才,娴于翰墨,与时之大书法家王铎齐名。笔法古雅雄健,行草得钟繇、二王遗韵,尤喜王羲之法帖。所书大者逾尺,小者蝇头,无不精美。书法深获顺治激赏,君臣互赠墨迹,俨如翰墨朋友。有次顺治帝赐予刘正宗御墨字画上,还有其御笔题联:寄兴图书漱六艺之芳润,怡情翰墨措万物于笔端。顺治所得书法名画,必经正宗鉴别品评,始归御府收藏。而御府图书题跋,亦多出刘氏之手。顺治常将名人字画和自己作的字画及御笔题字赐予正宗。刘便将这些所赐御墨及带有御墨的字画,特于安丘县城相府内筑御墨楼藏之,以显示荣耀。正宗博览群书,擅声律,最工律诗,尤精五言古诗。其认为“论诗以法为准,晚唐而下,置不复论”。史评“自负能诗,为主历下,独树一帜”。论者谓其气格遒上,居陈子昂和张九龄间,词意激昂,风格高峻,很受顺治赞赏,两人时相唱和。著有《逋斋诗集》《御墨楼诗选》《木天草》《雪鸿斋草》等诗集十余卷。另有诗集数卷,未梓于世。入《清史稿》《青州府志》《山东历史人物辞典》等。
曹贞吉
曹贞吉(1634—1698),字升六,号实庵,安丘城东关人,清朝京官。著名诗词家。少年即有文采声誉,康熙二年(1663)乡试解元,次年以第三甲八十三名成进士。历任户部员外郎、礼部郎中、湖广提学佥事等职。在祁门代理县令时,废除苛捐杂税,百姓作《却金歌》赞颂。新县令上任,不听其告诫,激起民变,百姓围署罢市,县令自缢身亡。郡太守请求上官说,非曹某不能定此乱。他受命前往,苛政立除,随即安定。其诗词著名,诗作气清力厚,情感真挚,风格遒劲,以壮语粗犷著称,与浙江嘉善诗人曹尔堪并称为“南北二曹”。词作追踪宋人,气韵淡雅,格调清高,风华掩映,寄托遥深。史评其诗词居全国一流水平。前期词受陈淮崧影响,接近阳羡词派,后期受朱彝尊影响,按近浙西派。有人直接将曹作为阳羡派代表人物。然艺术风格,甚至在吟咏题材上,都与浙西派有惊人相似。如果王士祯列于广陵词派,那曹贞吉应算浙西派的重要人物。实际曹贞吉受刘正宗影响最大。曹六岁时,同弟申吉在外公刘正宗私塾读书,此地在东郊别墅。后来刘在翰林院,曹又到京城就读,向刘探讨诗法。刘正宗的诗法在清初京城占据很高地位,对二曹影响巨大。特别在五言古体诗上,“鸿踪循迹,沉郁顿和”,师自刘氏文学之源。《清史稿》和《清史列传》称“吴绮编《名家词选》推为压卷”。“流传江左,一时推为绝唱”。纪晓岚誉其词“不失为雅制”,赞其人“近代词家亦卓然一作手。”《满庭芳•潼关》是其晚年之作:太华垂旒,黄河喷雪,咸奏百二重城。危楼千尺,刁斗静无声。落日红旗半卷,秋风急,牧马悲呜。闲凭吊,兴亡满眼,衰草汉诸陵。泥丸封未得,渔阳鼙鼓,响入华清。早平安烽火不到西京。自古王公设险,终难恃带砺之形。何年月,铲平斥堠,如掌看春耕。主要著作《珂雪词》《珂雪诗》入四库馆,并编入国史。《四库存目提要》评其诗曰:“初王士祯有十子诗略之刻,贞吉与焉。因其版分藏于各家,故往往各以别本单行。后其曾孙益厚即士祯所录附以《朝天《》鸿瓜》《黄山记游》等集,总颜之曰《珂雪诗》。贞吉诗格遒炼,其《黄山》诸作极为宋荦所推。在京师时,和其《文姬归汉图》等长歌,极有笔力。今检集中不载,又士祯《感旧集》所选《登望海楼》《吴山晚眺》诸诗,亦皆不见集中,则全稿之散失者多矣。”《四库存目提要》仅收入一部清人词别集,即为《珂雪词》,评其词曰:“上卷凡一百三十四首;下卷凡一百零五首。其词‘大抵风华掩映,寄托遥深,古调之中纬以新意’。陈维崧集有贞吉咏物词序云:‘吟成十首,事足千秋。赵明诚金石之录逊此华文,郭宏农山海之篇惭斯丽制。’虽友朋推挹之词不无溢量,要在近代词家亦卓然一作手矣。”同时代青州著名诗人赵执信评论:使转纵横,笔如荷铁。目前,国内研究曹贞吉者较多,大都集中于曹氏《珂雪词》的艺术特色。其为“康熙十子”,作品繁富。主要著作有《珂雪词》《珂雪诗》《鸿爪集》《黄海纪游》《黄山纪游诗》《朝天集》《实庵诗略》等。其中《珂雪词》《珂雪诗》入四库馆。其入《山东通志·人物传》《青州府志·文学传》。
窦光鼐
窦光鼐(1720—1795)字元调,号东皋,生于诸城郭家埠村,后迁居景芝高家庄。清乾隆年间著名大臣、诗人和文学家。自幼好学,颖悟过人,童试、乡试皆列榜首,有“神童”美誉。5岁随父窦诜学习,每课百余行,窦光鼐读一遍即能背诵。9岁应童子试,考官无不因之感叹。12岁作《琅琊台赋》,人们传而赞之。15岁中博士弟子员;17岁中乡试副榜。22岁中顺天乡试举人。乾隆七年(1742)以第二甲二十二名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十年散馆授编修,充任绩文献道考纂修官。十三年中春,皇上御试翰林、詹事等官。阅卷者以窦光鼐的文章不合时宜而置于四等,按例应降级、罚俸,只因乾隆帝对光鼐了解至深,不但没被降职,反而于几个月后,破格晋升为左春坊左中允。乾隆十六年,升为侍读。乾隆帝第一次南巡,进呈《圣驾南巡赋》,蒙思奖谕。十七年三月,升侍读学士。六月,御试翰林、詹事于正大光明殿,以《纳冻赋》《风动万年枝》《董江郎三人策》居一等第二名,特授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南出房行走。八月,特放河南学政。十八年五月,母亲辞世,回乡守孝。次年,适逢南书房缺人,帝命山东巡抚传旨起用窦光鼐。光鼐力辞。在家守孝期间借屋给诸生讲学,并应知县李瀚之请,经常到县学授课。乾隆二十年五月,被特补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不久,任浙江学政。在浙江以端正士习和正文风为务,尽心施教,秉公取士。乾隆二十二年,乾隆二次南巡,光鼐奉命随驾江南,参与召试诸生,同时从浙江书院选拔一批俊才参考,被录取者皆名流之辈。此间,浙江临海县训导章知邺要向乾隆献诗,光鼐认为他的诗太拙加以劝阻。章不听,遂做诗数首。帝阅后,认为水平太低,训斥其狂妄,命夺职充军边疆。不久,乾隆想赦免章知邺,但章仍以狂语诬陷窦光鼐。乾隆帝遂下令将其处斩。清乾隆二十六年,奉命署兵部左侍郎,仍任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办理刑部转来的各种案件,与刑部尚书秦蕙田彼此协商,议正不合理条文百余条。是年九月,与刑部协商“秋季”案件,因持不同意见而发生争执,光鼐因言辞激烈,被降级留任。二十七年十一月奉命前往南海告祭,地方官吏争相赠送土特产,一概拒收。十二月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二十九年正月,授顺天府尹。此地酷吏胡作非为,弊端丛生,同侍郎裘日修同心协力,惩治贪官,同时向朝廷推荐清官,整顿吏治。三十二年秋,其父辞世,辞朝回乡丁忧守孝。山东各州县官纷纷前来吊唁,光鼐对所送礼金婉言相拒。乾隆三十五年,仍授顺天府府尹。同年五月,京城一带发生蝗灾,光鼐顶酷暑,冒雨督捕。此地有一旗庄,居住者大多为满族贵族,他们倚势不出工捕蝗。光鼐极为恼火,但直隶总督杨廷璋却不以为然。二人发生争执,光鼐因而获罪,以四品京堂用。八月又被朝廷革职。十二月,乾隆帝下旨授其通政司副使。乾隆三十八年四月,乾隆巡幸热河山庄,光鼐随从恭和御制诗篇,得到褒奖。六月,其被补为宗人府府丞。他任宗人府丞多年,凡事都认真办理,政绩卓异,深得皇帝信任。乾隆四十四年二月,被任命为四库全书总阅官,同时与人合纂《日下旧闻考》,并同修明史。四十七年五月,放浙江学政。四十九年春,乾隆六次南巡,光鼐精选两优秀诸生恭送召试,协助皇帝选拔人才。五十一年正月,升为吏部右侍郎,仍留任浙江学政。八月特谕署光禄寺卿。乾隆五十四年六月,升礼部侍郎。八月,再任浙江学政。前后三任浙江学政,达11年之久,发现培养大量人才。五十七年,升任都督院左都御史,十一月离浙江到京赴任,十二月奉旨以原衔署经筵讲官,次年十二月实授。乾隆六十年三月,70多岁的窦光鼐任会试正考官,所取第一名王以吾,第二名王以衔为浙江归安县同胞兄弟。两个副考官提出异议,光鼐说:“我取士,论文不论省”。榜发后,众人议论纷纷。大学士和珅素来嫉妒光鼐,便在皇上面前诬奏光鼐录取有私。恰巧王氏兄弟二人的会试考卷中均有“王道本乎人情”一句。皇上派人进行复试,结果王以衔列二等第四名,王以吾列三等第七十一名。窦光鼐被降为四品官归故里,两名副考官也被降四级。殿试结束后,王以衔考中状元,此事才算了结。是年九月二十二日去世,诰封光禄大夫,葬于景芝镇高家庄南原。
据孙致中《纪晓岚年谱》载,其与纪同授业于董邦达。其诗学杜甫,古文学韩愈,精研秦、汉、唐、宋各文学大家,作文章必与各名家比高下。博览群书,却不屑沾沾于章句训诂,当时海盐朱佩莲工制艺,一时有“南朱北窦”之称。乾隆御制诗文,常命光鼐阅示,朝廷有盛大典礼,光鼐进诗赋铭颂,常蒙嘉奖。与河间纪晓岚、大兴朱圭、翁方纲主持文坛30年,盛极一时。光鼐无书不读,学问渊博精湛,风节挺劲,文词清古。其传世著作有《省吾斋文集》《东皋诗集》《圣驾南巡赋》等。光鼐书法亦精,优擅擘窠书,笔划端庄秀丽,而风骨挺劲,状貌严整,有苏轼、米芾之风格。其有书法作品珍藏于北京博物馆和诸城博物馆。
王筠
王筠(1784—1854),字贯山,又字伯坚,号友,清代文字学家,景芝镇宋官疃村人。1821年(清道光元年)中举人,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授山西省乡宁县知县,后代理徐沟、曲沃知县。任职期间为政清廉,勤于政事,讼至立判,卓有政绩。
王筠少而好学,喜爱研究小篆与大篆文字。年纪稍长,即博览群书,经史。一生中,尤其喜爱研究说文之学。他精心研究了许慎所著《说文解字》和段玉裁、桂馥的说文著作。他不仅评论了前人著作的优劣,而且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说:“文字之奥,无过形、音、义三端。古人之造字也,正名百物,以义为本,而音从之,于是乎有形。后人之识字也,由形以求其音,由音以考其意,而文字之说备。”他著《说文释例》20卷。又以句读之名,疏解许慎《说文解字》,著《说文句读》30卷,解决了前人对许慎《说文解字》一书解释的草率、简略和混乱、还著有《说文系传校录》、《文字蒙求》、《说文补正》、《句读补正》等。王筠致力于说文之学达30年之多,皆从分析前人诸家之说入手,独辟门径,不依傍于人,提出独到的见解。其成就明显超过了前人。后人评论时说他对说文之学的贡献是“许氏之功臣,桂、段之劲敌”。《文字蒙求》一书,解放前曾作为高等小学教材,建国后于1962年、1983年再版。《说文释例》和《说文句读》,亦分别于1983年7月和11月由北京市中国书店重新印行,足见其著作的社会效益和历史价值。他还著有《说文韵谱校》、《说文广训》、《四书说略》、《正字略》、《禹贡正字》、《毛诗重言》、《弟子职正音》、《读仪礼郑注句读刊误》、《清诒堂文集》、《徐沟笔记》等,共50余种,数百卷之多。
刘耀椿
刘耀椿(1784—1858),字庄年,抗英将领,贾戈街道刘家王封村人。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中进士。曾任安徽颍上、阜阳知县,六安、泗州知州,庐州、安庆、颖州知府和金厦兵备道等职。
安徽颍上县地处淮河流域,境内连年水患。刘耀椿任知县后,捐俸银一千两,组织百姓修筑堤坝,治住了水患。阜阳县内伙匪横行乡里,民不聊生,耀椿任该县知县后,设法捉住了这伙土匪,百姓感恩不尽,以“青天”相称,并在其饮过水的泉上建亭,名曰刘泉亭,以作纪念。他因政绩卓著,随即升为安徽六安知州,到任后迅速公正地处理了积案,以致狱无冤民。同时,捐俸银一千六百两,修建了六安赓书院。他在地处长江北岸的安庆任知府时,捐俸银两千两组织民众修堤筑坝,免除了年年秋天江水泛滥的水患,百姓称此堤为刘堤。
1838年(清道光十八年)他被提升为福建兴泉水道兼金厦兵备道。又捐献数千两俸银修筑城防,招募训练水兵,引进新知识,新工艺,“师夷长技以制夷”,协助闽浙总督邓廷桢、颜伯焘抗击英军,禁止鸦片,始终站在抗英第一线。他赏罚分明,策励群才,同心协力,组织地方军民外攘内侦,拔本塞源,为守卫厦门,抵抗英军侵略做出了贡献。1840年六七月间,英舰两次进攻厦门,在刘耀椿和水师提督陈介平率厦门爱国官兵的英勇抗击下均告失败。1841年8月26日,英舰36艘闯至厦门发动进攻。耀椿冒着密集的炮火指挥战斗,顽强抵抗,激战数小时,终因兵力不足,敌装备精良,厦门失守。耀椿退守同安后,积极协同颜伯焘整顿军队,筹备火力,征募新兵团练乡勇万余人,军民结合,昼夜轮防,主动袭击英军。后,他改做后勤工作,因成绩显著,升四川按察使,未到任即撤回成命,降为候补道。不久削职归里。居家期间,因协助政府训练地方武装有功,朝廷赏他六品官衔。
刘耀樁不但政绩卓著,还利用公余著作,主要著作有:《颍上县志》、《海南归棹词》、《神器图说》、《庄年治兵书》、《青州府志》等。民国《山东通志》有其事迹。
李湘棻
李湘棻(1798—1866),字云舫,辉渠镇夏坡村人。清末能臣。少年丧父,20岁乡试得副榜。回乡后在辛庄子教义学,边教边学,攻读3年,第二次乡试中举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以第二甲五十二名中进士,钦典翰林院庶吉士,后授户部主事,升员外郎。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英国侵略军在广州寻衅扰乱,他随从参赞大臣隆文赴粤处理有关事宜。因襄赞军机和参战有功,奖以知府衔,并赏戴花翎。道光二十三年授宁国府知府。后擢任太常寺少卿,于清浦江会同总督麟庆办理淮安、扬州一带防务,亲自带兵防堵江北。翌年8月,特命署理漕运总督,连续3年奏陈大江南北的防务部署,以防外国侵犯。道光帝阅其奏折后,一夜三传入宫,甚赞其议,授他为漕运总督,兼任兵部侍郎、督察院右副都御史。
道光二十五年(1845)末,请假回乡料理母丧,被御史袁甲三参奏,以贻误国事被朝廷罢职。清咸丰三年(1853)起用他帮办团练,赏还原漕运总督衔。咸丰四年2月,因防御太平军不力,又因单衔由驿奏事不合章程,清廷再次予以罢职,遣送边疆服苦役。行至山东平原,僧格林沁亲王力保奏准,暂行留营,经营日照合山矿务。咸丰八年调赴天津,受礼部尚书瑞麟调遣,增修炮台,加强海防,以御英、法侵略。经瑞麟保奏,赏四品顶戴,后又赏还花翎。清同治四年(1866),奉命回籍督办团练防御捻军,不久因病卒于籍。恩赏二品封典,诰授资政大夫。
刘大同
刘大同(1865—1952),原名刘建封,又名刘石荪,民初改名刘大同,字桐阶,号芝叟、疯道人、芝里老人、天池钓叟等,民主革命先驱,清末秀才,安丘芝畔村人。年轻时就思想进步,追求真理,痛恶专制的封建制度。又是著名的书法家、画家,以画梅见长。早年曾任奉天候补知县,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加入中国同盟会,与孙中山、黄兴、宋教仁、章太炎、廖仲恺、陈其美等辛亥革命先驱交往甚密。光绪三十四年(1908)东三省总督徐世昌委勘奉、吉两省界线,兼查长白山三江之源。刘建封时为勘界委员,并为同事领班,亲率测绘生5员、队兵16名对长白山进行一次全面勘查,先后写出著名的《长白山江岗志略》《长白设治兼勘分奉吉界线书》《白山纪咏》等著述,还拍摄《长白山灵迹全影》。清宣统元年(1909),清政府在长白山区新设安图县治,委任刘建封为第一任知县。主政安图两年多,移民垦荒,发展农业;铺路筑桥,开辟交通;兴办工商,创立学堂;始创林警,保护和开发当地丰富的林业资源。他还兼任松(松花江)图(图们江)两江林政局森林警卫队统带,为他日后发动起义创造有利条件。辛亥革命前后,参加兴中会、同盟会,跟随孙中山在日本、上海、广州、香港等地进行革命活动。宣统三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刘建封随即响应,举义旗于安图,成立大同共和国。不久,一个脱离清政府的地方性革命政权—“大同共和国”在东北长白山区的吉林省安图县宣告成立,并通告中外。他激情满怀,引吭高歌:桐叶一落天下秋,梅花一放天下春。试问秋兴共多少,毕竟不如看花人。刘建封在安图举义不久,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即兴兵前往征剿。他屯兵于安图西北的牡丹岭,与前来征剿的清兵摆开阵势。义军以逸待劳,以一当十,一举把清军赶出牡丹岭。刘建封拟乘胜进击,扩大战果,远征奉天,不料赵尔巽从郑家屯调来张作霖部,进剿安图。义军寡不敌众,遭到清军残酷镇压。起义失败后,建封被迫退避日本。中华民国成立后,建封参加“二次革命”,反对袁世凯称帝。此后数十年,为自己信守的“大同”理想奔走南北,屡遭凶险,曾被“抄家二次,引渡二次,驱逐七次,悬赏逮捕三次,监视二次,受审十一次”(据刘建封《被难自述》)。作为新生的共和政体,它比民国元年(1912)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成立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早两个多月,可谓中华民国诞生的先声。民国十四年在上海主办《野语》杂志,进行反封建宣传。日军侵占天津后,要他承认满洲国,被他严厉拒绝。民国二十五年(1936)“西安事变”爆发后,建封在自己主办的《渤海日报》上发表文章,支持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联共抗日的爱国义举。报馆遭查封,他险遭特务暗杀。民国二十七年,日军诱他担任伪职。他严辞拒绝,当场撕毁日方文契。日军恼羞成怒,竟派特务采用暗杀手段,子弹射中他的头部,昏睡七日后方才脱险。
一生擅书法、好诗词、喜收藏。曾在天津举办画展,收入资金捐赠山东医院。著有诗集《岭南吟》、弹词《复太古》和《白山经咏》等文论。其书画作品现藏于诸城市博物馆。政事之余,他经常聚众宣讲救亡图存、革命共和的道理,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聚集在他的周围。宣统三年(1911)9月,安图县有家戏园开张,向他求联。他饱蘸笔墨,慨然疾书:鼓动起四百兆同胞,才算一台大戏;妆扮出五千年故事,真成万古奇观。这幅充满火药味的楹联,揭开安图民主革命的序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李济深专程赴天津造访辛亥老人刘建封,共庆中国获得新生。耄耋之年的刘建封亲眼目睹自己追求一生的“大同”理想终成现实。1952年7月1日,刘建封在济南病逝,享年88岁。
张公制
张公制(1876—1966),原名介礼,字公制,安丘城里人。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乡试中举。张公制继承先辈遗风,投入大量精力倡办新学。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安丘县劝学所成立,被推荐为首任劝学兼学务总董事,从此致力于办学兴校。宣统元年(1909)年后先后任山东省咨议局议员、山东省议会议长、济南育英中学校长等职。宣统三年(1911)经张公制多方努力,改安丘县城东门里官立高等小学堂为安丘县立中学,从安丘、昌乐、临朐三县招生,校长由时省教育厅直接委任。安丘县立中学即安丘一中的前身。县立中学创立后,培养大批优秀人才。民国元年(1912)在丁佛言的介绍下,公制于济南加入共和党。民国二年春当选山东省议会议长。民国十四年5月,张宗昌任山东省军务督办兼省主席后,他看透军阀统治者的本质,以患病为由辞归,脱离政治舞台。民国三十八年(1949)青岛临近解放,当国民党军队撤退前要破坏青岛时,中国人民解放军胶东军区通过民主人士刘仲让请他以个人的声望和影响,出面制止国民党军队的破坏。他慨然允诺,甘冒生命危险,面见第十一绥靖区司令刘安祺陈情:将军应不战善退,切勿毁城堕池,做民族罪人……因张公制规劝,对保护青岛起到一定作用。民国三十八年(1949)6月2日,青岛市解放。73岁高龄的张公制在隐退25年之后再度出任公职。1950年9月当选青岛市副市长并担任青岛市爱卫会主任委员。1952年10月9日受到山东省政府的通令嘉奖。其热心公益事业,对市政工程提出许多建设性意见。他是青岛市第一至六届人大代表,政协青岛市第一至四届委员会常委,山东省第一、二届人大代表和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周毓瑛
周毓瑛(1896—1959),字龙渊,景芝镇伏留村人。国民革命军51军军长,中将,抗日名将。少就读省立模范小学、山东省立第一中学、育英中学、保定军官学校。毕业后从军,系姜桂题旧部,后在张勋江防军任职。宣统三年(1911)10月辛亥武昌起义,他和于学忠随赵荣华参加光复军,后编到黎天才中央陆军第9师,驻军襄樊。民国六年(1917)又随赵荣华改投吴佩孚,民国十六年随于学忠投归张作霖安国军。从见习军官升到中将军长。所在的51军,为20世纪20年代由东北军于学忠的20军所改编,曾驻平津地区。民国二十二年南京政府同日本签订《塘沽协定》,承认日本占领东三省和热河省的合法性,并将察北、冀东送给日本侵略者。按照《塘沽协定》的规定,中国的正规军不得进入冀东。于学忠不甘心,命时任603团团长的周毓瑛同张庆余、张砚田两个团组建冀东保安队,针锋相对。这年秋天,袭伪军兼著匪绰号“老耗子”所盘踞的迁安城。第二次国共合作共赴国难的局面形成之后,于部东调苏皖。民国二十七年2月奉李宗仁长官之命“淮河阻敌”。周毓瑛所在113师以一个旅之众歼日军800余人,大获全胜,博得苏联顾问、美国记者采访和慰问,李宗仁传命嘉奖。台儿庄战役是抗战初期的一场惊天地泣鬼神的空前大血战,51军自始至终协同孙连仲部作战。“次月30日,51军将进犯台儿庄日军的两个联队歼灭三四千人”。周毓瑛当时是该军精锐113师副师长。他任务艰巨,战斗顽强,一手训练出来的603团,在一片火海中巷战十分英勇,每屋必夺,寸土必争,反复攻守,尸横遍地,运河水为之赤,团长以下的军官几乎全部壮烈殉国。4月6日,日军矶谷师团终于败北,台儿庄战役大捷。17日,51军又奉命与川军孙震部41军联合反攻韩庄之敌,18日克复该地。接下来是鲁南郯城战役和徐州大会战。51军无役不与,取得过多次胜利,也蒙受到重大牺牲。最后,各参战部队完成任务纷纷转移时,该军成各军的殿军;军部又让113师断后,遭受到惨重损失。据说当时估计不透尾追的日军有多少兵力压过来。在这危机关头不少人被吓破胆,有人亲见军首长们换上便衣脱离部队。周毓瑛此时大义凛然,挺身而出,以113师副师长的身份指挥全军。战斗激烈的时候他光着膀子挥着手枪指挥作战突围,使一军赖以保全,伟绩丰功,全军众望所归。他因受命为51军副军长兼113师师长。民国二十八年春,周毓瑛随以于学忠为总司令的鲁苏战区打回老家,在山东开辟一个敌后战场,以牵制日军,分散、消耗其兵力。周坚决反对打内战。刚入鲁时51军有几次对日零星作战,或说是抵抗,而且仗仗漂亮。是年夏李家沟痛击日寇,消灭日军、汉奸七八十人。民国二十九年春,有名的大金线村打鬼子,战斗艰苦惨烈,三次战斗共消灭日本兵150多人,伪军数十人。在安丘抗日战争中,那一仗也有战斗力强的113师。51军抗战最为有名,最受赞扬。民国三十一年1月,周毓瑛晋升为51军军长。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日寇连续发动几次大规模的“扫荡”。有沂水东北与安丘西南乡圈里、唐王山—擂鼓山、城顶山三大著名战役。日军分别由华北派遣军司令官畑俊六、华北驻军司令官冈村宁茨和山东派遣军第十二军司令官土桥一茨指挥,每次出动五至十万人(中间还加上张步云的2万伪军),进行“铁壁合围”。51军在战略转移中,开展游击战。周的战术名曰“老虎打拳”,既活又猛。敌军在圈里一带未找到战区总部机关,撤时留下竹林炮兵部队。这是一伙最残暴的敌人,仅在莒南涝坡一个村就用刺刀捅死10多个农民。周毓瑛把337旅的674团留下来与之周旋。该团避开硬仗,抓住敌炮兵运转不灵的弱点,寻找山区有利地形、有利时机打击敌人。因此竹林部队屡战屡败,连连吃亏,损失200多人,终于不支,只好一走了之,圈里大战以此结尾。唐王山之役,51军以少胜多,消灭日军400多人。城顶山战役共打死打伤日伪军千余人,但国民革命军特别是113师严重受创。当然,城顶山及此前诸役,51军损失惨重,战况目不忍睹。许多场景之悲壮,真是感动天地……有诗云:“白石黄土埋忠骨,碧血丹心照汗青。”9月抗日战争胜利后,周奉命晋谒蒋介石。蒋接见周时,勖勉有加,口头允许周带部队重返山东,周欣然应诺。不久51军整编为51师,兵力缩掉一半。民国三十六年初率师北上进攻山东解放区,在枣庄被陈毅、粟裕两将军所率华东、山东野战军包围。为争取周投诚,有两件事应当提及。一是邓颖超把一封周恩来劝降的亲笔信交给周的夫人李润珩,送到山东前线。李刚到徐州,闻枣庄已破,只好作罢。二是中共渤海军区联络部干事戴枫峪,与周是表兄弟,前去策反,到即被扣押。但戴从饭食规格上判断周未下绝情,不久果然得释。他的工作使周动摇过几次。因听蒋之言,是年1月所部在枣庄被华东野战军围歼,周被俘。陈毅曾与周谈过话,想让他留在军队里,他说南京还有家属。于是,周被送到东北佳木斯学习改造。8个月后,原51军将官首批获释,周辗转回到南京鼓楼二条巷新5号自己的寓所。民国三十七年底,继任的山东省主席秦德纯请周出任保安队副司令,周辞。1949年只身由南京前往兰州,投奔时任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席的老同学邓宝珊。此间,周因出租汽车之事被扣押。给陈毅写信,民政部派员进行处理,安排周到省财政厅工作。1959年当地秩序不稳,逼其写检查材料。为不牵涉妻子,先与李润珩离婚。一个被呼为“老甘”者继任妻房,又偷偷席卷家产而去。人财两空,只剩下他孤苦伶仃,到冬天自尽。一代名将溘然逝去,葬于兰州西郊公墓。1995年秋,其子周森、侄子周桐、周棣等奉周毓瑛骨灰安放于安丘市革命烈士陵园干部骨灰室。
吴金鼎
吴金鼎(1901—1948),字禹铭,著名考古学家,景芝镇万戈庄人。在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攻读人类学专业时,爱上了考古工作。后到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任职,攻读考古学。其间,参加了河南安阳殷墟、山东章丘城子崖、安阳后岗等著名遗址的发掘。1933年赴英国留学,1937年获博士学位。回国后先后在云南、四川从事考古发掘和研究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任齐鲁大学训导长、文学院院长、国学研究所主任和图书馆主任等职。
1928年3月,吴金鼎对山东章丘县龙山镇5里处的城子崖文化遗址发生了兴趣,经发掘、研究,命名为龙山文化。这一发现与命名,在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1930年至1931年,他与李济、董作宾、梁思永、郭宝钩等人又进行两次发掘,于1934年发表了报告集《城子崖》,揭开了中国远古文化根源之谜,以大量的资料证明中国远古文化源于本土,有力地粉碎了中国文化“西来说”的谬论,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并得到了公认,为史书无载的中国史前文化的面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中国考古学史上一座丰碑。
在英国伦敦大学留学时,吴金鼎博览群书,刻苦钻研,以英文出版了《中国史前的陶器》一书。此书成为当时关于中国史前陶器的最为详尽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学者研究中国考古学的必读书目。吴金鼎获博士学位后于1937年回国。时值日本侵略军大举入侵,中国考古学面临极为艰难的局面。他先在中央博物馆筹备处,后到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1938至1940年,他到云南大理附近的苍洱考察发掘,发现遗址32处,并主持挖掘了数处,撰写了《云南苍洱境考古》一书,奠定了西南地区史前考古学的基础。
1941年至1943年,吴金鼎在科研经费极为拮据的情况下,坚持对四川彭山汉代崖墓和成都前蜀王建墓进行了清理发掘,对汉代和五代十国时期的艺术研究做出了卓越贡献。《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卷》有他的事迹介绍,称他是最有成就的现代考古学家之一。
曹星海
曹星海(1901—1928),名奎章,革命烈士,安丘镇曹家楼村人。1926年求学于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同年秋,与同学臧克家等去武汉,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7年5月参加了讨伐夏斗寅和杨森的战斗。1927年12月11日随叶剑英的第四军军官教导团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失败后又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师第二营。1928年初,在果垄战斗中壮烈牺牲,年仅27岁。遗体安葬在广州果垄。
宋熙来
宋熙来(1903—1939),字里千,早期中共党员,革命烈士,生于南流镇(解放前属潍县)宋家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里。10岁入本村小学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5岁考入南流高等小学,以品学兼优得到师生的赞誉。1919年“五四”爱国运动暴发后,被推选为南流小学学生宣传队队长,多次发表演讲。在一次抵制日货的宣誓大会上,他把自己穿的一套用日产棉布缝制的衣服当众扯碎烧毁,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和群众的爱国热忱。1920年高小毕业,因家庭贫困,失学回家,应聘在本村和曹村小学任教。1923年考入潍县师范讲习所,经常与济南一师学生、共产党员庄龙甲接触,得到了庄龙甲的帮助和培养。1925年初,由庄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毕业后,任潍县蔡家栏子小学教员,一边教书,一边从事地下党的活动。
1926年12月,中共潍县县委介绍他到武汉投考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7年他赶赴广州,12月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广州起义。1931年春回到家乡,在中共潍县中心县委的领导下从事革命活动。1938年参与了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二大队的创立和扩建工作。同年9月,任中共潍县工作委员会委员、组织部副部长,10月中共潍县县委重组,12月他接任县委书记,在极为艰险复杂的环境中,领导潍县人民与日伪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1939年4月22日,宋熙来去范家庄召开会议的途中被日军抓捕。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百般折磨,宁死不屈。4月26日,日军将他押往潘家庵村,绑在木梯上,扔在大火中焚烧,他高呼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的口号,英勇就义,时年36岁。
潘刚三
潘刚三(1904—1931),早期中共党员,革命烈士,金冢子乡潘家庄人。1923年,在青岛一家报馆里当检字工人时,积极参加工人运动和反帝反封建斗争。192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做工运工作。曾多次受党组织派遣,冒着生命危险,去做瓦解敌军的工作。
1929年春,党组织派潘刚三、刘云鹏打入驻防莒县、临沂、诸城、安丘等县的杨虎城部搞兵运工作,潘在杨部曹国华(安丘人)独立旅当副官。潘、刘二人做通了一四二师师部手枪队副队长刘绍增(诸城县人)的工作,并介绍其加入中国共产党。根据党组织的指示,刘绍增的手枪队于1930年7月的一个晚上,举行了起义,打死了一四二师的军需处长,率领180余人向豫鄂皖边区进发,将要过平汉铁路时被敌人包围,刘绍增等壮烈牺牲,起义失败。事后潘刚三因涉嫌被撤职,成为随军闲员。1930年秋后,杨部入陕,独立旅撤销编制,潘刚三随曹国华在西安陕南汉中财政专员办事处当办事员。
1931年5月上旬,党组织派潘刚三、刘云鹏到凤翔县瓦解敌军,领导暴动,准备胜利后成立川陕红军司令部。预定于14日凌晨1时行动,因一营二连连长叛变,计划暴露,潘刚三被扣押。刘云鹏也同时被敌人包围,暴动未成。5月14日,潘刚三被押赴刑场,他大义凛然,在宝鸡城惨遭杀害,年仅27岁。
刘增
刘增(1904—1927),又名刘亦增,早期中共党员,革命烈士,景芝镇人。
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求学时受到进步思想影响,立志献身革命事业。民国十五年(1926)秋,经中共山东省委介绍考取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民国十六年,5月,军校改为中央独立师,在叶挺领导下开赴前线讨伐叛变革命进攻武汉国民政府的夏斗寅、杨森等部。刘增时任班长,表现出色。7月下旬,军校学员大部编入第二方面军军官教导团,后又合编为叶剑英兼任团长的第四军军官教导团。刘增跟随部队转战南北后到达广州,在韶关经其连长叶镛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2月11日,参加中共领导的广州起义。12日在进攻张发奎司令部的激烈战斗中,带领全班战士冲锋陷阵。在抢占珠江大桥时,不幸中弹牺牲,年仅23岁。葬广州市。
刘恩兰
刘恩兰(1905—1986),女,郚山镇石山子村人。中国著名地理学家、海洋学家、原国家海洋局顾问。先贤刘光照之长女。民国八年(1919)入南京汇文女子中学上学。民国十四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学,并留该校附中任教。民国十八年赴美国克拉克大学攻读自然地理,获硕士学位。民国二十七年入英国牛津大学研究院攻读,三年后获博士学位,成为中国首个自然地理学女博士。民国二十九年回国后任成都金陵女子大学地理系和地质系教授。民国三十五年应邀去美国讲学。结束后拒绝高薪聘请,毅然回国。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在东北师范大学、解放军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司令部航海保证部、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等单位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三、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长春分社筹委会委员。20世纪50年代初,主要致力于气象、气候、农业地理等学科的教研,曾和著名科学家竺可桢一起创立中国地理学会、中国气象学会。50年代中期后,主要从事海洋、水文、海洋气象、海洋地理等学科的教研。科研生涯中,注重实地考察,足迹遍布祖国,写出大量实地考察报告。有《中国农业气象》《中国雨量变率的研究》《川西之高山聚落》《长江流域水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四川盆地的形成及其历史》《东海之行》《中国海的特征》等大量著作,为国家科学事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刘恩兰终生未嫁,全身心献给祖国的科研事业。1986年7月15日在北京逝世,终年81岁。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召开追悼会。按刘恩兰遗嘱,骨灰撒入大海。
刘云鹏
刘云鹏(1909—1994),1909年1月生于安丘宫家庄,1959年迁至黄旗堡逄王新村。曾担任中共安丘县委书记,大校军衔,享受副兵团职待遇。生于普通农民家庭,少年在家乡上小学、初中(教会学校),失学后进城当学徒工。民国十四年(1925)参军入伍,先后任排长、连长、副营长等职,19岁任营长职务。民国十七年与中共接触,毅然回乡成立地方武装组织,开展打土豪活动。民国十八年中共党组织派他到陕西宝鸡打入杨虎城部队做兵运工作。民国二十年5月组织暴动失利,同年8月担任中共安丘县委书记。民国十七年进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军事教员。民国三十二年任胶东军区司令部作战科长。其间总结各地作战经验编写《地雷战术》教材,由军区印制成小册子发给所属部队和民兵基层干部,指导开展地雷战。民国三十六年任胶东军分区北海军分区副司令员,参加指挥反击国民党对胶东重点进攻的历次战役。在掖沙战斗中身负重伤。1949年任山东军区司令部参谋处长,1950年改任山东军区司令部作战处处长。1951年调任南京军事学院任职。1955年获大校军衔。1963年任高等军事学院教学保证部部长。1964年定为行政九级,是年8月离职休养。1984年享受副兵团职待遇。1988年获中国人民解放军二级红星功勋奖章。1994年5月病逝。按本人遗愿,骨灰撒入黄河。
朱文淑
朱文淑(1912—1939),原名朱兆庆,革命烈士,南流镇大尚庄村人,生于一个务农兼经商的家庭。1926年考入青岛礼贤中学,受到了民主革命思想的熏陶。1929年转入烟台益文中学读书,接受了共产党的教育,曾跟进步学生一起张贴革命标语,散发革命传单。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底转入潍县广文中学,一边读书,一边从事革命活动,毕业后任潍县东关小学教员。
1933年7月,中共潍县中心委员会遭到破坏,青岛党组织派乔天华来潍县恢复党组织,与文淑等接上了关系,不久建立了中共潍县工作委员会,朱任宣传委员兼青年委员。1934年11月,工委书记乔天华被捕,工委遭到破坏,文淑受到国民党潍县县党部武装警察的跟踪追捕。后被迫转移到大连,在一家木匠铺当记帐先生。1935年秘密回到家乡。次年,经朋友引荐到“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任职。其间,曾撰写文章,在报纸上发表,揭露英商利用资本掠夺中国人民血汗的罪恶行径。
抗战前夕,他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在本村小学高年级学生中发展“民先”队员10余人。“七七”事变后,奔波于潍县、昌乐、安丘、高密等县,与散处各地的地下党员秘密联络,筹建抗日武装。
1938年2月16日,张鸿礼、朱文淑等30余人举行武装起义,成立了“第三十四别动大队”,文淑分管政治工作。后去三支队,改编为二十一旅后任一营政委。次年2月,二十一旅缩编为十二团,又任六连指导员。1939年5月19日,文淑随二营到达昌邑县潮海村时,遭到日军袭击,在与日军决斗中壮烈殉国,年仅27岁。
陈克
陈克(1914一1945),原名朱司春,又名朱茂轩(懋宣),字曙东,革命烈士,山东省莱芜县第五区冯家林村人。莱芜县立师范毕业后任小学教员。1937年11月踏上抗日救亡道路。193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曾任莱芜县第五区分区委书记。1940年与日军遭遇,一位陈大娘掩护了他,从此改名陈克。1941年任莱北县委组织部长。1942年任莱东县委书记时,莱芜城日军宪兵司令部将陈的兄弟、妻子等6人抓去,作为人质,欲迫使陈克投降。敌人扬言,如陈克不投降,即将他的兄弟等全部杀掉。陈克得悉后表示你杀我1口,我杀你10口,血债要用血来还,投降是办不到的。”日伪军只好将其家属放了出来。
1945年8月,陈克调任淮安县委书记,9月15日下午,中共淮安县委在驻地景芝召开会议,担任警卫的十团三营八连几名坏分子突然叛变,将陈克及县委10余名干部捕去,连夜窜逃安丘城投敌。18日,敌人将被捕人员押解到潍县城,在登汽车的时候,陈克激昂地演讲:“……为了革命事业和为人民而死是光荣的,我们共产党员头可断,志不可屈!汉奸卖国贼,你们杀不了千百万革命同志和人民,我们的革命是一定会胜利的!”
在潍县城,敌人采用利诱、威胁、严刑逼供等手段,未能使陈克等屈服,便将他们剥去上衣活埋。陈克目光炯炯,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从容就义。安丘人民为了怀念他,于1956年5月,在景芝修建了烈士碑,永作纪念。
刘善本
刘善本(1915—1968),安丘泊庄村(现属昌乐县)人。系国民党驾机起义第一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少将。少年时在安丘城东门里小学读书,后考入安丘县立初级中学,毕业后考入北平师范大学附属高中。民国二十四年(1935),在航空救国思想的影响下,考入国民党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毕业后任国民党空军第八大队作战参谋,几次飞赴抗日战场。后来部队奉行蒋介石不抵抗主义,向后方撤退。刘善本甚感痛心。民国三十四年赴美深造后,驾机归国途中,又被“就地待命”的命令滞留在卡拉奇6个多月。其间,阅读《资本论》和《西行漫记》。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斗争史实,激发他弃暗投明的强烈愿望。民国三十五年6月26日,利用由成都去昆明运送军用物资的飞行机会,巧妙地摆脱地面控制,毅然驾驶美式B-24重型轰炸机起义,飞抵延安。刘善本的义举,受到中共中央和延安军民的热烈欢迎。周恩来称赞他为国民党空军起义的带头人。民国三十五年9月,参与创办人民军队第一所航空学校,任副校长;民国三十六年创办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任校长,为人民空军的建设作出重大贡献。民国三十八年2月,中共中央批准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是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和战友驾驶着战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检阅。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任中国人民志愿军航空兵十师师长,率部入朝参战。先后当选第一、二、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国防委员会委员。1955年授衔为空军大校,1964年2月晋升为空军少将,荣获一级解放勋章。“文化大革命”中,曾受到残酷迫害,并于1968年3月10日去世,终年53岁。1975年10月中共中央为其召开追悼大会,追认为革命烈士,高度评价他光辉的业绩。其骨灰盒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
赵俪生
赵俪生(1917—2007),原名甡,以字行,景芝镇东小庄村人。历任东北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教授,甘肃省史学会第一届副会长。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民国二十三年(1934)入清华大学外语系就读,参加“一二·九”运动。民国二十四年加入左翼作家联盟,为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队员。民国二十六年参加山西新军任营指导员。民国二十八年秋因病脱离部队,先后在陕西乾州中学、西安高中、蔡家坡扶轮中学、陕西雍兴高级职业学校任外语教师,同时接受中共西安城工部指示,从事秘密情报工作。民国三十六年应聘为河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民国三十七年任华北大学第四部研究员。以后历任济南市政府秘书、中国科学院编译处副处长、东北师范大学和山东大学教授。早年从事苏联文学翻译和革命文学创作,以冯夷等笔名发表过不少译作、剧本和小说。1949年10月,发表《论中国新史学的建设问题》,提出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具体史料的结合,是中国新史学建设的必由之路。从1953年起,与夫人高昭一联袂从事中国农民战争史的研究,次年出版新中国第一部研究农民战争史的专著。1957年调兰州大学任教。1958年被山东大学追补为右派,备受坎坷。“文化大革命”中,又以“反动学术权威”屡遭斗争批判。1991年离休。2002年出版《赵俪生文集》,获2004年甘肃省优秀图书奖、“五个一工程”奖。2006年获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历史学一等奖。先后出版著作16部,发表论文200余篇。
叶之枞
叶之枞(1918—1942),笔名热干,曾用名叶铁生,革命烈士,安丘城硝市街人。叶之枞自幼思想正直,性格爽朗。“九•一八”事变后,就读于安丘县立初级中学,积极组织同学到大街宣传抵制日货。1935年初中毕业,即赴邹平县乡村建设研究院学习,回县后任教于赵戈小学。1937年冬,由崔杰千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4月参加崔杰千建立的党小组。10月中共安丘县委建立,任县委委员,负责青年工作。同年,先后参加了国民党安丘县文教科在凌河、石家峪举办的小学教员训练班,结业后到夏坡任教,积极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1939年后,任教于日伪西门里小学、县立第一小学、师范讲习所。因宣传党的抗日主张,被日伪县公署驱逐出县城。1941年秋,在戚戈庄办一小学班,以教学作掩护,秘密开展革命活动,保持与县委的联系,参与县委的工作。
1942年夏,由于叛徒告密,叶之枞在戚戈庄小学被捕,被押至厉文礼司令部驻地夏坡村。他坚贞不屈,严守党的秘密,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同年8月,在上株梧村英勇就义,年仅24岁。
马振
马振(1921—2009),笔名马萧萧,安丘城东关村人。中共党员,当代文学家,著名书法家、画家。曾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党组书记,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等职。民国二十四年(1935)入安丘县立初级中学十一级学习,民国二十六年秋因参加学潮被捕入狱,经父老营救获释遂失学。抗日战争期间,辗转于安丘城乡、沂水、莒县、安徽、河南、湖北、重庆、陕西等地,参加抗日宣传、求学。民国三十三年考入西北农学院森林学系。民国三十四年参加中共外围组织西北民主青年社。民国三十七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5月入延安大学学习,结业后留校工作。历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西北工委宣传部宣传科长,团中央书记处办公室秘书,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室主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1986年离休。自幼爱好诗画。抗战期间,曾求师于司徒乔、徐悲鸿、赵望云诸先生。民国三十七年在延安发表短诗《夜渡泾河》和新年画《支援前线》。1959年和1981年先后发表《石牌坊的传说》和《翠笛引》等长篇叙事诗。晚年致力楹联的研究、创作和组织工作。2009年出任中国楹联出版社《百家联稿》丛书编委会顾问,担任中国楹联学会名誉会长,兼任中华诗词学会常务理事,系中国书协会员和中国美协会员。2009年病逝于北京。
吕克彦
吕克彦(1923—1946),革命烈士,凌河镇吕家埠村人。从小务农,1945年参加中国共产党,并担任村民兵队长。他带领全村民兵和自卫团员斗地主,分田地,开展反霸斗争,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保卫民主政权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1945年秋天的一个晚上,地主还乡团两个连到吕家埠抢掠,他带领民兵队和自卫团奋起抵抗,敌人狼狈逃窜。1946年6月17日,驻扎在安丘城的还乡团到解放区抢粮,返回时在宫家岭附近遭到吕克彦等民兵的堵截,不得不扔下抢来的东西逃走。同年8月13日晨,国民党凌河镇镇长孙士新勾结国民党保安十团1400余人包围了吕家埠村。在轻重机枪、钢炮等火力掩护下,向村内发动进攻。吕克彦指挥民兵、自卫团和村民英勇抵抗,毙敌余名。但终因众寡悬殊,敌人攻进村,为掩护群众转移,他带领民兵和自卫团爬上屋脊继续与敌人战斗。弹尽时,他虽身负重伤,仍组织群众用菜刀、砖石、二齿子等与敌人搏斗。最后用仅有的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
刘光荣
刘光荣(1925—1946),费县方城镇小义山埠村人。中共党员,孤胆英雄,革命烈士。民国三十一年(1942)冬参加费东县大队。民国三十二年10月随县大队升级到鲁中军区十一团一营一连当战士,转战沂蒙山区,多次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民国三十四年(1945)6月17日,刘光荣所在部队攻打安丘临浯伪顽据点。在两个爆破组战士全部牺牲的情况下,主动请战,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完成爆破任务。接着又带伤冲入敌战壕,夺过敌人的冲锋枪向敌人扫射。战斗结束后,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年9月,在攻打孟村、白沙埠、文祖镇等战斗中,勇猛顽强,多次爆破成功,为部队开辟前进道路,荣立大功。民国三十五年1月在攻打博山外围四十亩地敌据点战斗中,一人力战6敌,毙敌4人,余者举枪投降。战斗结束后提升为七班班长。是年7月下旬,部队攻打博山东部西坡地敌据点时,自己俘虏守敌1个排,被鲁中军区授予孤胆英雄称号。全军掀起向他学习的活动,并编写《刘光荣之歌》在全军学唱,后来歌曲改为《安丘连连歌》。11月5日,在攻打安丘城的战斗中,率领爆破组连续爆破北门的铁丝网及城门,开辟冲锋道路。部队发起冲锋后,敌人涌向围墙,集中火力反扑,进攻受阻。忍着伤痛,抱起最后一个炸药包,一步步爬至敌人的核心工事——西北围子,迅速把炸药包放好。就在炸药包爆炸之际,一颗子弹打中头部,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鲁中军区追认他为爆破英雄,命名所在的七班为“刘光荣班”,所在的一连为“安丘连”。
刘相周
刘相周(1935—2002),凌河镇前儒林村人。中共党员,新时期农村党支部书记的杰出代表,先后担任山东省第七届、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获潍坊市百位新时代功勋人物、山东省和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
196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1976年起担任村党支部书记。面对全村人均七分地、吃粮靠统销、花钱靠救济的落后贫穷状况,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先是苦干三个冬春,动用土石24万立方米,填平40多个湾塘,整成原来200多块零碎地为9个旱涝保收丰产方;继而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推广农作物良种;还发动全村群众大力养猪,增加有机肥。全村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富裕文明的小康村。1996年,全村粮食平均亩产1540公斤,创全国北方旱作农业区粮食大面积亩产新纪录,获“中国江北第一村”的美誉。他顺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以农副产品加工出口为主的工副业项目。至2001年,全村办起龙头加工企业5家,资产总额2000万元,年销售收入1.5亿元,村级经济实现由粮食高产型向经济高效型转变。
在他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前儒林村获山东省、潍坊市文明村、模范村、科普先进村、农业先进集体等称号。村党支部连续多年被山东省委和潍坊市委授予优秀基层党组织称号。他本人连续15年被安丘市委、连续10年被潍坊市委授予模范共产党员称号,多次获山东省、潍坊市优秀农民企业家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