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埠子镇:“樱”你而来 “鲜”尝为快

□本报记者 王玉芳 通讯员 祝海力 文/图
“红灯”“美早”“布鲁克斯”“黄蜜”……不同品种的大樱桃一筐筐、一桶桶;讨价声、喊磅声此起彼伏;前来收购的大车小辆排在路边,不停地装车外运……进入5月,在安丘市石埠子镇上株梧樱桃批发市场,从凌晨4点到晚上7点,大樱桃交易日日火爆。
石埠子镇有“中国樱桃之乡”的美誉,樱桃是这个镇农业支柱产业之一,石埠子樱桃更是被认定为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入选2024年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第一批农耕农品记忆索引名录。
目前,石埠子镇大樱桃种植面积800公顷,有“红灯”“美早”“先锋”“布鲁克斯”“黄蜜”等10余个品种。每年5月份露天樱桃上市的时候,家家户户摘樱桃、卖樱桃,忙得不亦乐乎。上株梧樱桃批发市场更是人来车往,来自全国各地的一些商家汇聚这里,收购、挑级、装箱外运,热闹非凡。
来自江苏的客商朱家帅是石埠子樱桃的老客户:“年年过来收樱桃,一季收五六万斤。我们是1斤1盒的小包装,今天订了2000盒,一盒卖三四十元。我们是专做品质的,所以要求精挑细选,保证让消费者吃到最好的樱桃。”
来自烟台的客商杜先生今年头一次来石埠子收购大樱桃。他说,烟台的露天大樱桃要比这里的晚一个星期左右,还没大量上市,来这里主要是收购“黄蜜”,这里的“黄蜜”糖度高、耐运输,他们主要是通过电商渠道销全国。
据了解,目前市场上“黄蜜”价格一般是每公斤7元左右,“红灯”每公斤4元左右。在批发市场东侧的一个收购点上,保国山村种植户宿胜东带来的满满两筐“红灯”大樱桃,刚到市场就被客户收购。
近年来,石埠子镇以品牌价值驱动产业升级,先后注册了“爱上青山”等品牌商标,成立“石埠子镇强村富民农业农民联合社”,通过“党建引领、联村共富”机制,推动樱桃等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运营;深化与省农科院樱桃研究所合作,在苗木繁育、品种引进、精深加工等领域提档升级,推动“三链融合”增收;创新农文旅融合模式,依托公冶长书院等资源,建设驿站、山货市集等业态,融合研学体验+民俗文化+特色农产品,提升产业附加值,走出了一条带动群众致富、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在南郎庄村,大樱桃种植户郭培香把摘下的“红灯”大樱桃分装在小篮子里摆在安城路边售卖,不时有人停下车过来购买。郭培香说,最好的每公斤5元,次之的卖4元,因为靠近公路,她家的樱桃不用去市场,在地头上就基本卖完了。
在素有“云端上的村庄”之称的柳河峪村,大樱桃种植面积40多公顷,占全村可耕地面积的85%以上。
“往年行情好的年份,全村大樱桃收入700万元左右。今年受阴雨天气影响,导致‘红灯’等早熟品种裂果减产,但‘黄蜜’‘美早’‘雷尼’等中晚熟品种基本不受影响,全村大樱桃年收入预计能到五六百万元。”柳河峪村党支部书记马健说,他们村是安丘海拔最高的村,独特的地理环境种出的樱桃格外好吃,他自己也尝试通过短视频和抖音号直播宣传,带动家乡大樱桃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