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城市向“新”生长 幸福“原地升级”
青云山下,一条条平坦宽阔的大路,四通八达;汶水河上,一座座大桥巍然屹立,连接着城市的各个角落。汶河两岸,高楼林立,城市面貌日新月异;滨河绿道,绕城而行,成为市民休闲散步的好去处……
“近几年我们生活的城市发展得太快,变得越来越美丽,生活在这座小城,幸福感越来越强烈。”在汶河南岸散步的市民王女士感慨地说。
公园城市“便民”更“宜居”
近年来,安丘市着眼公园城市建设,依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标准统筹规划,建设独具特色的口袋公园,构建更为完善的便民公园系统,以达成全城区“推窗见绿、出门进园”的目标,推动“百园之城”绿美城市建设,打造“二山二湖二河”城市景观绿化的核心框架,建成各类公园106处,为城市增添生态亮色。
“每晚,我都会去家门口的三角公园锻炼,那里健身器材齐全,常去走一走,心情格外舒畅。”家住安丘兴安街道城北社区的刘先生说。
近年来,安丘市城市建成道路94条,总长度837.78公里,汶河大桥8座,以外环道路为框架,内外相连、相互贯通的城市交通路网格局基本形成。同时,推进城市防汛、供排水、供热、供气等市政设施的建设,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承载能力,让幸福感在市民“家门口”落地生根。
小区改造“旧貌”换“新颜”
走进复烤厂家属院,平坦的柏油路面宽敞洁净、粉刷后的楼体焕然一新,“蜘蛛网”般的飞线消失了,停车位、智能充电桩配套整齐,小区环境焕然一新……
“三十多年啦,哪能想到小区环境还能有变好的这一天啊!”李女士是复烤厂家属院的老住户,小区经过改造后,环境焕然一新,老住户们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复烤厂家属院的变化只是安丘市老旧小区改造中的一个缩影。该市把老旧小区改造工程列为城市建设的“头号工程”、为民办实事的“暖心工程”,对全市老旧小区进行全面摸底,广泛征求居民意见,依照基础、完善、提升三类标准,从建筑物修缮、道路畅通、雨污分流、飞线治理等必需类项目,到充电桩安装、智慧物业建设等提升类项目,一小区一方案,因地制宜开展改造工作。先后完成了259个老旧小区的高标准改造,惠及居民近3.4万户,相关经验做法被住建部在全国推广。
老旧小区“脱管”变“托管”
老旧小区改造“三分改、七分管”。安丘市不但把老旧小区改造好,还在维护和管理方面下足功夫。
党建引领、国企托底、业主参与。安丘市出台了《老旧小区改造及物业服务提升专项行动方案》,将改造工程和持续完善服务相结合,186个无物业管理或管理不规范的老旧小区被纳入国企“兜底托管”,让10786户“新业主”拥有更多的幸福感。
安丘市积极探索老旧小区物业管理的机制创新、模式完善、载体升级,实行小区党支部、业委会、物业企业“三方”协同治理模式,构建“1+1+9+N”物业服务体系,搭建“民意直通车”“圆桌议事会”等平台,以网格员“三活、四清、五必报、六必访”工作法为着力点,变“群众跑社区”为“服务到小区”,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
(来源:潍坊日报2025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