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 引 号: | 11370784004295301j/2020-18799 | 分 类: | 办理情况 ; 旅游、服务业;文化;文物;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 | ||
发布机构: | 市文化和旅游局 | 发文日期: | 2020-11-02 | ||
标 题: | 安丘市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落实总体情况 | 文 号: |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效力状态: | 公开时限: | 长期公开 |
安丘市文化和旅游局2020年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落实总体情况
关于2020年政协委员提案办理落实情况的
汇 报
今年自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召开以来,我局共收到来自12名政协委员的8项提案,内容涉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传统文化弘扬、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体制改革等多个方面。提案答复办理工作已完成,相关提案措施已全面落实,现将办理情况汇报如下:
一、提高认识,行动迅速
我局在接到委员提案后,立即组织召开办公会议,局有关科室、单位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对收到的提案逐件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并专门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提案办理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提案的研究办理工作。在认真调查研究、走访座谈委员、充分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形成了答复初稿,又召开局党组会议,对每件答复稿逐一进行了仔细研究,对答复不到位的地方补充完善。在此基础上,将答复稿报市政府法制办审查,再安排专人向提案委员进行答复,并认真听取各位委员对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征求他们对文化旅游工作的宝贵意见和建议,确保圆满完成今年的提案答复落实工作。
二、认真答复,效果显著
办理提案的过程是一个单位广开思路、扬长避短、改进工作、促进工作的过程。为此,我局对每件提案都仔细研究,认真答复,狠抓落实,决不草率应付。具体提案有:
1.释能虚委员提出的《关于打造金牛泉慈敬文化主题公园建议的提案》。
针对该提案,我局已给释能虚委员答复。辉渠镇文化遗存丰富,其中,金牛泉公园位于的老峒峪村于1978年被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进一步保护峒峪遗址,2019年我局与辉渠镇政府制定了峒峪社区历史文化展室建设方案,其中提到将老峒峪历史文化和金牛泉法兴寺佛教文化相融合,结合社区改造,搬迁老峒峪村和西北崖村,进行峒峪遗址科学发掘,完整展示大汶口、龙山史前文化的魅力,建设考古遗址公园,结合落鸭石村万亩桃花、金牛泉佛教文化、李左车文化,发展乡村旅游文化。下步,我局将积极与财政局、辉渠镇政府沟通协调,加快推进此项工作的开展。解决程度C。
2.刘冠军、王德丽委员提出的《关于增加农村文化活动场所,努力提升人民生活幸福感的提案》。
针对该提案,我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目前已完成50万元图书、18万元书架和阅览桌椅的政府采购,配送到社区、村。设立208万元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和政府采购的方式,采购文艺服装、拉杆音响、打击乐器等文化器材,新建20处文化小广场、14处历史文化展室,完善提升14处镇街区综合文化站、60处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目前分配方案和采购计划已制定完成,正在加快推进实施。完成柘山镇及所属张家宅、西古庙两村潍坊市级公共文化服务示范镇村创建,利用38万元上级奖励资金做好提升工作。同时新确立了两处镇街区参与第二批创建。确立新建14处“邮政+农家书屋”,目前已完成5处。下步,我局将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通过以奖代补、设备补助等方式,继续打造一批文化设施完善、突出地方特色的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文化广场和历史文化展室,进一步提高农村的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让广大老百姓切实享受到文化发展成果。解决程度B。
3.张梦林、王昌龙、张志杰、寇永常委员提出的《关于创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传习中心的提案》。
针对该提案,我局已给各位委员答复。孙膑拳是潍坊市唯一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体育类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海港先生是潍坊市唯一一位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加大对孙膑拳的保护,对于保护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提高非遗保护水平至关重要。2020年1月19日,潍坊市文化和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加快齐鲁文化(潍坊)生态保护区建设的工作方案(征求意见稿)》,其中重点项目建设中提到:“建设国际青少年武术交流中心。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孙膑拳为文化平台,吸引国内外青少年武术爱好者来潍坊切磋武艺,弘扬武术文化。”届时,市县两级财政将会设立专项资金,列入年度财政预算,用以开展保护工作。安丘市文化和旅游局将会严格按照潍坊市局相关文件精神,鼎力支持孙膑拳项目发展,积极争取上级资金和本级财政的支持。在国际青少年武术交流中心的基础上创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术传承中心”。解决程度B。
4.张梦林、王昌龙、张志杰、寇永常委员提出的《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产业化发展的提案》。
针对该提案,我局已给各位委员答复。近年来,市文旅局着眼文化产品供给侧改革,积极梳理文化产业领域旧动能,创新实施了“非遗产业化”模式,大力激活文化产业突破发展的新动能。通过搭建平台、悉心培育、宣传推介,我市“非遗之旅·相约安丘”品牌逐步叫响,产业化发展助推了非遗增收。目前,我市共有非遗项目148项,其中省级以上非遗13项,居全省县市前列。我市因武术、绢花两项目的历史渊源、传习生产、文化价值等显著特色,被省文化厅命名为山东省民间文艺之乡,并被推荐候选中国民间文艺之乡。孙膑拳传承人刘海港被国家文旅部评为“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实现了我市国家级传承人零的突破,成为潍坊武术类非遗项目唯一一个国家级传承人。
在推进“非遗产业化”工作过程中,我局着重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打造:一是加强平台建设,推进非遗项目集聚发展。重点提升齐鲁酒地、博雅艺术城等文化园区。在齐鲁酒地,凝聚非遗资源,优化园区功能,提升园区人气,每年在齐鲁酒地举办大型非遗类节会。在博雅艺术城,广纳非遗类文化业户入驻,打造了以非遗生产、授徒传艺、展示交流等为主要内容的“非遗一条街”,启动了文化创意集市,常年开展“赶大集”活动。二是积极跑争资源,培育非遗产业主体。依托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安丘片区建设,积极争取和落实好各级非遗扶持资金每年30万元以上,重点扶持传承价值高、能够激发活力的非遗项目及其传承人。积极深入田间地头,挖掘优秀项目、传承人、传习所,不断充实非遗项目库。提高传承人综合素质,逐步完善传承人退出机制,对于“松散”、“不作为”的现象进行约束,每年组织参加上级专业培训20余人次。三是做大非遗品牌,拓宽非遗产品销路。明确非遗产业价值和定位,创建“非遗之旅·相约安丘”品牌,每年举办非遗展览会展示成果。推出《今日安丘》“非遗名匠”专栏,挖掘我市能工巧匠,目前已对40余名“匠人”进行了宣传。积极组织非遗商家参加全省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30多位非遗传承人入驻聚匠网、美非遗商城等文化电商平台,推广民间工艺品和非遗衍生品。推动景芝酒业、董家骨科诊所等企业代表,建立公司网站和销售网店,建立传统文化网络推广系统。四是“走出去”、“请进来”,创新非遗交流格局。组织非遗传承人员和艺术表演人员,先后赴新加坡、韩国、日本等国家参加展演10余次。2017年,组织到印尼参加艾拉乌国际民俗艺术节,展示孙膑拳、东路大鼓、安丘戏曲、舞蹈等传统文化。组织参加国台办重点交流项目——鲁台青少年武术文化交流活动。2018年8月,组织到北京恭王府开展了“千年潍水·手艺之都”安丘周非遗展演。同时,借助国家级非遗孙膑拳的影响力,先后举办了第六届第七届鲁台青少年武术文化交流活动、台湾·安丘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等大型活动,把全国武术类非遗项目及传承人请进安丘,构建相互学习、创新合作、互惠共赢的发展格局。2019年举办“2019年世界国际象棋青少年锦标赛”安丘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会,50多项非遗项目集中亮相,向前来比赛的55个国家参赛选手展示了安丘优秀民间传统技艺,有效提振了非遗产业的发展。解决程度B。
5.张梦林、王昌龙、张志杰、寇永常委员提出的《关于制定“安丘市非物质文化保护条例”的提案》。
针对该提案,我局已给各位委员答复。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视,非遗类的法律法规相继出台,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并颁布实施,山东省2015年9月24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
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是2010年11月原文化部批准设立的第九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涵盖潍坊市域全境。2016年起,潍坊市人民政府着手起草潍坊市级非遗保护管理办法,作为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一部分,安丘片区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很多符合我市实际的意见建议,并广泛征求了我市非遗传承人、非遗从业者群体的意见,覆盖面光,可操作性强。2018年8月2日潍坊市人民政府第二十一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潍水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管理办法》(第93号潍坊市人民政府令),2018年12月1日起施行。办法出台后,我市严格按照管理办法要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保护工作。统筹考虑,目前我市无单独制定县级非遗保护条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解决程度B。
6.林卫城、张邦江委员提出的《关于强化文化振兴建设历史文化馆的提案》。
针对该提案,我局已给二位委员答复。我市2015年开始规划建设历史文化展馆,目前,市级历史文化展室设在市非遗博览园内,于2016年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14处镇街区历史文化展室,于2017年全部建设完成。近几年,我市积极学习各县市区历史文化展示工作经验做法,与市住建、财政等部门进行沟通,结合我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优先选取基础条件较好,设施设备齐全的镇街区,并采取分批建设、逐步推进的方式,制定了各镇街区建设目标、进度安排和建设标准,目前,全市建设了一批高标准示范性历史文化展室站点,如新安街道磨埠村、景芝镇景城社区、大汶河旅游开发区贾王封村、石埠子镇崖头村、柘山镇西古庙村等村社区。今年,我局积极争取上级资金,设立69万余元专项历史文化展室建设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和政府采购的方式,坚持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注重实效的原则,计划新建14处突出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展室,进一步活跃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解决程度A。
7.辛纪贞委员提出的《关于提升农村人口文化视野水平提案》。
针对该提案,我局已给辛纪贞委员答复。为进一步活跃乡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补齐农村文化短板,增加文化供给、丰富文化生活,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让广大老百姓切实享受到文化发展成果,我局下步将重点做好以下两方面:一是积极开展基层公共文旅服务效能再提升攻坚行动。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二是及时推出文化惠民线上线下双服务。文化馆、图书馆等公共场馆各项活动不断,微信推出“众志成城 以文聚神—“抗疫”文艺作品展专栏特刊12期,开启“文雅慕课”栏目,举办了网上灯谜竞猜、新型冠状病毒防护知识有奖竞答等活动,定期更新图书书目,方便读者网上阅读。创作了疫情期间京剧作品《中国力量》、《照亮春天最美的光》被潍坊市文旅局列入全市重点推广文艺作品;编排现代京剧《头雁》,“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和电影放映工作已全面开展。解决程度B。
三、扎实努力,做好下步工作
下步,我局将依据委员的提案和答复征集的意见建议,认真总结经验和存在不足,继续完善各项工作,明确目标任务,突出重点难点,积极创新举措,全力推进文化旅游事业长效发展。
一是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采购招标,及时为镇村文化设施配备设备。继续协调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搬迁工作顺利进行。做好市博物馆馆舍改造工作。筹办京剧团建团70周年艺术展览。加快京剧《头雁》的排练工作,争取8月份进行汇报演出。有序开展文化下乡和公益电影放映工作。
二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快推进汉墓维修展示工程和市博物馆馆舍改造建设,力争年内完成立项。开展不可移动文物安全大检查,确保问题整改落实到位。积极申报第五批国家级、省级非遗项目和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力争入选3人以上。开展非遗进校园、进社区、进景区50次以上。举办第三届“非遗之旅·相约安丘”非遗展和第二届全国武术类非遗项目展演大会。
三是加快文化旅游产业融合。积极培育齐鲁酒地二期诗酒田园项目、获鹿山谷项目、博雅艺术小镇、金砂小镇上档升级、招商运营。不断丰富旅游工作的文化内涵,增进文旅互动。鼓励历史文化、非遗展演、技艺传习、民俗产品等走进旅游景点、进驻旅游项目,为旅游景点注入更多更好的人文景致。改造博物馆、历史文化展室、文物名胜等场所基础设施,挖掘革命历史,打造红色旅游专线。
四是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继续做好第四届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提升市民文化消费水平,激发文旅消费热情,促进文化旅游消费增长。深入研究和争取上级文化产业方面的资金、园区、基地、项目、人才等政策,有效结合我市实际,加强重点企业、项目的宣传推介,为我市文化产业跨越发展提供保障。
安丘市文化和旅游局
2020年7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