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玉臻 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周边食品摊点管理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为加强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我们市场监督管理局迅速行动,先后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全市校园食堂及周边“五毛食品”、食品摊贩安全整治行动,调动全局力量,全面拉网检查,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校园周边食品经营情况
目前,全市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77所,校园周边(学校周边200米范围内)食品经营业户123家,主要以从事食品销售的小超市、文具店等居多。从检查情况看,校园周边食品经营业户主要存在进货查验不到位,“三高”等小食品数量较多,文具店无证经营情况突出。
二、工作开展情况
(一)检查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123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25份,实施监督抽检20批次,组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6次,查扣问题食品50余公斤。
(二)制作了《关于规范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管理的提醒告诫函》,与教体局联合通过公示栏、微信公众号、家长微信群等途径广泛开展宣传;制作了《致校园周边食品经营者的一封信》,发放各食品经营业户进行张贴宣传,目前已发放宣传材料3000余份。
(三)加强督查力度,促使校园周边检查成常态。对各所检查情况一日一报,每天督查1-2个学校周边经营单位,并及时通报整改情况,确保检查取得实效,形成常态机制。
三、存在问题
(一)经营业户进货查验制度不落实。部分校园周边经营者为追求经济利益,唯利是图,漠视相关法律法规,在采购和销售中不按规定履行查验制度,不建立购销台帐制度,对不合格食品不建立退市和下架制度,造成食品经营相关制度缺失,使问题食品流向校园周边。
(二)经营者食品安全意识差。从检查的情况看,经营者进货渠道比较混乱,大多是从小食品批发市场购进。经营者多为小微个体工商户,容易受利益驱使,缺乏社会责任感,在进货过程中大都只考虑价格因素,不注重对食品质量和生产者资质条件的审查,食品质量安全难以保证。另外,校园周边几乎全是小商店、文具店和无证流动摊贩在经营,部分经营者是老人、妇女和残疾人,文化程度较低,对食品安全问题及证照办理都不了解,造成了监管难、取缔难。食品店“五毛食品”、食品摊贩现场制售食品基本特征是“三高一多”,即高盐、高糖、高脂、多添加剂,因其口感辛辣刺激、色泽艳丽、价格便宜、食用方便,受到中小学生的喜欢,中小学生自我保护意识较差、消费理念不健康,助长了“五毛食品”销售。
(三)监管力度不够。食品监管涉及面宽、工作量大,监管执法力量偏弱,食品检测技术和能力不足,网格化监管落实不力、措施不硬,执法触角延伸不够,巡查密度低,导致责任落实不到位,日常监管缺乏对“五毛食品”的针对性检查。新《食品安全法》体现了“四个最严”要求,罚款起点高,而校园周边“五毛食品”经营者以个体小商贩居多,涉案货值金额较低,造成执行难。
四、下步打算
一是抓好日常巡查。提高政治站位,坚决扛起责任,发扬钉钉子精神,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对校园周边经营业户销售超过保质期、腐败变质、“三无”等食品,以及无证经营、经营场所卫生条件不合格等问题进行严厉打击,违法案件及时在政府网站进行公示,让群众进行监督。加大校园周边食品店抽检力度,对不合格产品依法处置,及时公开信息。
二是严惩违法行为。对未按规定建立并遵守进货查验制度,销售超保质期、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以及拒不整改违法行为或整改不到位者,按照《食品安全法》等规定从严从重处罚,涉嫌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机关。对严重违法者,深挖产业链,加强上游追溯。对未依法备案的校园周边食品摊点,及时通报镇街人民政府或综合执法部门依法取缔。
三是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制定规划,对校园及其周边等重点区域,建立长期专项检查机制,打通监管毛细血管,建立全方位覆盖和一体化监管体系。每季度利用校园食堂检查,开展好校园周边食品店检查,督促各业态落实好主体责任,杜绝违法行为。加强基层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平台建设,真正构建起全链条闭环式数据平台,提高监管协同化水平。
四是推动社会共治。推动部门联动、社会共治,形成齐抓共管态势。发挥好家长监督、学校吹哨、信用联合惩戒等手段,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继续倡议“远离五毛食品 守护身体健康”,通过微信平台、校园讲堂、广播电台等宣传形式,形成共防共治的社会氛围,保障校园周边食品安全。协调乡镇街道政府、城市管理部门确保食品摊点备案,并保持校园门口200米范围内无食品摊点。
单位主要负责人签字(签章) 承办单位章
2024年6月17日
联系单位:安丘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系人: 韩伟伟
联系电话: 17861259925
注:解决程度用A、B、C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