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地貌类型以平原为主,分布于市境北部、东部和中南部,主要为剥蚀平原和冲积洪积平原两类。冲击平原大面积分布白垩系砂岩,经长期剥蚀作用形成低矮圆缓、波状起伏的岗地地形,多为含碎石黏质砂土。冲击—洪积平原沿河流分布,发育最宽的为潍河支流汶河、渠河河谷,由黏质砂土、砂质黏土及砂组成,为开阔平坦的耕作区。
棕壤21.37万亩,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14.8%,主要分布于西南部的柘山、郚山、大盛等镇的部分地区,东北部新安等镇街道也有分布。
褐土88.74万亩,占61.6%,各镇街区均有分布,多集中在中北部丘陵区。
潮土24.36万亩,占16.9%,主要分布在景芝、凌河等镇的冲积平原及汶河、潍河、渠河流域。
砂姜黑土9.5万亩,占6.7%,主要分布在金冢子、景芝、新安、官庄、石堆等镇街区的低洼地带。
[水资源]全市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2167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6799万立方米,重复计算量7004万立方米,水资源总量31471万立方米。全市地表水可利用量16682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开采量11084万立方米,重复计算量3663万立方米,水资源可利用总量24103万立方米,可利用率为76.6%。
实际总供水量包括当地地表水供水、地下水供水、污水处理回用供水,全市2004-2013年供水设施多年平均实际总供水量为16155万立方米。总用水量包括居民生活、农田灌溉、林牧渔畜、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生态环境用水,全市2004-2013年平均年总用水量为16155万立方米。全市当地地表水多年平均开发利用率为37%,地下水开采率为51%,水资源综合利用率为56%。
境内河流均属潍河水系。流经安丘河流中流域面积大于50平方公里的有17条,其中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条,100-500平方公里的有6条,50-100平方公里的有9条。
[矿产资源]市内非金属矿产资源储量大,共发现白云岩、石灰岩、重晶石、页岩、膨润土等矿产37种,其中20种探明一定储量。
[太阳能]太阳能年均总辐射量118千卡/平方厘米。年可照时数4431.5小时,实际日照时数2402.1小时,年日照百分率54%。从日照时数的季节分布看,春季最多,为700.4小时,占全年总日照时数的29%;夏、秋季次之,分别为613.6小时、581.6小时,占26%、24%;冬季最少,为506.5小时,占21%。从日照时数的月份分布看,5月最多,为255小时,日照百分率59%;12月最少,只有168.1小时,日照百分率56%;7、8月份因处在雨季,云量多,日照时数相应减少,日照百分率分别为43%、48%。
[生物资源]境内生物资源丰富,有植物1100余种,动物350余种。畜禽主要有猪、牛、马、驴、鸡、鸭、鹅、鸽等;兽类主要有狐狸、狼、獾、野兔、刺猬等;鸟类主要有麻雀、喜鹊、灰鹊、燕子等;水生动物主要有鱼、虾、蟹、蚌、甲鱼、蛙等;另外常见野生动物还有蛇、蝎子、蚯蚓、蜥蜴、壁虎、蚂蚁、蜈蚣等。境内有木本植物48科,83属,139种。其中,用材树木主要有杨树、刺槐、国槐等;经济树木主要有樱桃、板栗、苹果、梨、核桃、桃等;灌木和藤木主要有酸枣、黄荆、胡枝子等;观赏树主要有雪松、龙柏、黄杨、紫叶李等;中药用植物主要有丹参、苦参、远志、半夏等。天然草地植物有46科186种,主要有黄背草、白羊草、百里香、马唐草、胡枝子、狗尾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