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民间传说

发布时间:2011-04-14

雹泉爷与雹泉庙
  你知道雹泉庙中供的是哪路神仙吗?是李左车。李左车是谁?人们为何为他修庙?这里边有段故事。
  李左车是战国时安丘人,曾辅佐于赵,人称广武君。韩信灭赵后,他感于韩信的热情和高才,做了韩信军师。刘邦建立汉家天下后,诏封他为灵沛侯。在位期间,他施政仁慈,清廉自重,八十岁还乡后,本应安度晚年,却偏爱管百姓之事,爱民如子,深受人民爱戴。
  有一年,广东、广西、安徽、江浙一带大旱,赤地千里,粮食无收,直到第三年六月方才下了一场透犁雨。雨是好雨,只是种什么都晚了,唯有种荞麦还能凑付点收成,可种子从哪里来呢?正当百姓们无计可施之时,从江北来了一位白发老翁。老翁不辞劳苦,跑遍了江南各省,赊下了大量荞麦种子。人们欣喜若狂,问他何处人氏,如何报答,他开口道我叫李左车,山东安丘雹泉村人。等你们日子过好了再谢我不迟。数年后,江南风调雨顺,粮食丰收,人们纷纷过江,前往雹泉村报答李左车,不想李左车已经谢世。于是,江南百姓踊跃集资,联合安丘、诸城、昌乐百姓,于雹泉村修建了五殿两厢、前后楼和一过厅,规模宏大的雹泉庙,将李左车当神仙供奉起来,人们称他雹泉爷。
   
锄园得金与割席断交

管宁(158—241),字幼安,三国时北海朱虚(今安丘市管公村),春秋齐相管仲之后。自幼好学,饱读经书,学得满腹经纶,并敬仰陈仲弓的德行。他一生不慕名利,注重名节。世人无不敬慕,称为一代高士。公元183(东汉光和六年)平原人华歆慕管宁之名,跋山涉水,千里来访。二人一见如故,谈了一夜,情投意合,大有相见恨晚之意,遂成为至交。夜晚,二人同榻抵足而眠,白天,两人一起耕耘,读书,情同手足。有一天,二人在山坡上菜园里锄地,管宁在前,突然锄出一块金子,熠熠闪光,但管宁视之如瓦砾,弃于一旁。华歆上前拾起来看了看,也掷于地上。又一天,二人同席读书,有位达官显贵坐着豪华的轿子,前呼后拥地从门前经过。管宁对此置若罔闻,依然专心读书,而华歆却扔下书册跑去观看,且面露羡慕之色。管宁发现华歆是个注重功名利禄的人,不能与其为伍。华歆回来后,管宁把席割开,与之分坐,并说:“子非吾友也。此后锄园得金割席断交二举被世人传为佳话。 
  景芝松下古井的来历
  明洪武年间,有一山西的酒夫到景芝镇推了两篓酒。行至镇西一岭腰时,由于岭高坡陡,酒夫体力不支,再也推不动了。在这欲上不能,欲放不可之时,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睡眼惺忪、弱不禁风的老翁。酒夫急求老翁助一臂之力。老翁道:“我偌大年纪,自顾不暇,哪有力气助你。不过我倒有个办法,你让我喝顿酒,酒少了,你不就能推上岭去吗?”
  酒夫实在坚持不住,只好答应。老翁二话没说,搬起酒篓喝了起来,不一会便将两篓酒喝了个净光。酒夫见状,一屁股跌坐在地上,心里话:一家老小全靠这两篓酒赚钱度日,钱没赚着,连本赔上了,这待如何是好?这时,老翁道:“年小的,这回推得动了,走吧。说完,向身边的古槐下一倒,呼呼睡了过去。酒夫下意识地扫了老翁一眼,只见一个小红球在老翁的口中忽上忽下。他好生奇怪,走向前去,眨眼间不见了老翁,那颗小球却绕车转了一圈,向岭下飞去。他决心弄个明白,驾起小车就追,眼见得小红球飞进了景芝镇内的旷野村,在一棵古松下不见了,松下随之出现了一口冒着酒香的井。他俯下身子,用酒提舀了半提一尝,!这哪里是水,分明是清沏透明,醇厚可口,沁人心脾的酒。自此,酒夫便发了酒财,日子很快便富裕起来。
  传说那老翁是位酒仙,那颗珠子人称酒宝。这个故事是否真的,难说,不过今景芝酒厂的院子中的确有一口不知打自何时的古井,井旁有一块石碑,上书松下古井四字。井水为不可多得的制酒用水,用它酿制的酒风味独特,名扬四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