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农业农村局“行风在线”节目播音稿(2025年3月6日)

信息来源:市农业农村局 发布时间:2025-03-13
 1. 主持人:“倾听群众呼声,关注民生民情”,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安丘924正在为您直播的“党风政风行风在线”节目,我是主持人舒月。今天《党风政风行风在线》的上线单位是市农业农村局,现在,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孙海龙等几位嘉宾已经坐在了我们的直播间。听众朋友,如果您在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惠农项目、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和反映,欢迎您拨打党风政风行风热线4397117,同孙局长等几位嘉宾进行在线交流。

主持人:孙局长您好。欢迎您来到“党风政风行风在线”做客。

孙局长:主持人好!听众朋友们大家好!非常高兴参加“党风政风行风在线”节目。今天和我一起来到直播间的还有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王顺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李立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专职副书记徐倩倩,非常感谢广大听众对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支持与关心,如果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意见或建议,欢迎通过热线与我们直接交流。

2.主持人:好的,孙局长。今年,是我们安丘“决战黄金五年、冲刺第一方阵”的突破之年。那么,作为全市农业农村工作的主管部门,回首2024年,咱们取得了哪些亮眼成绩?今年计划谋划推进哪些重点工作?您能给简要介绍一下吗?

孙局长:的。过去的一年,我们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聚焦拓展创新“三个模式”,以农民增收为核心,探索创新开放、生态、品牌、未来、数字“五个农业”发展新路径,创建为全国首个“中国良好农业规范整建制推进试点市”,获评首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监管创新先行区、首批省农产品出口标杆县,15个乡村示范片区全面起势,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比达到1.71:1,连续6年下降,一幅“产业兴、农民富、生态好”的乡村振兴“安丘画卷”越绘越美。

2025年,市农业农村局将锚定市委市政府“一一五四一”工作思路和“751”工作目标,以“攻坚突破年”统揽全局,全力打造“五个农业”升级版,为“决战黄金五年,冲刺第一方阵”贡献农业力量。重点抓好四个方面工作。

第一,突破品质革命,高质量发展全域生态农业。坚持“生态农场+设施农业”双轮驱动,配套出台“村书记绩效奖励+政府奖补扶持+贷款贴息”扶持政策,培育生态农场80家,年内新发展生态果蔬大棚3万亩。借势“安丘农耕”区域公用品牌,集中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农业国际贸易高质量发展基地、出口企业自属种植基地等三类基地10个以上,压减流通环节,让更多收益回归老百姓。

第二,增强联农带富,探索革新农业生产新模式。建设凌河生态大姜、兴安斧创大姜、石埠子大桃、柘山蜜薯“4个主题园区”,同步实施传统优势产业振兴计划,持续擦亮安丘蜜桃、大黄芽白菜等一批传统优质品牌。实施种业强农行动,培育玉米、花生等新品种5个,更新大桃、蜜薯等品种5万亩。搭建农业社会化服务平台,探索农村“四荒经济”开发、大田托管经营、新订单经济、村企带动、农场联农经营5种新模式,增强联农带农能力。鼓励“芦笋+金蝉”“土豆+大姜”等作物轮作新技术,推广“订单经济+示范农场+农户”新经营机制,新增模式面积1.5万亩。

第三,抓实扶持引育,打造全国优质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建立龙头企业重点培育库,建设中国生态大姜产业园,依托安丘农谷国家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助理高端食品产业园建设,打造山东“农业中关村”,落户校企共建平台、人才项目等3个以上。依托我市生态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优势,积极开拓烘焙、生态食品、功能性食品三个产业新赛道,做深做细生态食品产业,支持建设健康食品产业园,年新增净菜产能2万吨以上。

第四,筑强质量品牌,更好融入国内国际大市场。建立优质生态农品品牌培育梯队,实施“一镇一品”特色产业发展计划,新认证国家名特优新农产品等40个以上,在全国叫响安丘大姜、安丘蜜桃、辉渠小米、柘山蜜薯等单品爆品,年直供京津、长三角、粤港澳等国内高端市场30万吨以上编制“安丘天路”生态农品图谱,持续建设15个乡村振兴示范片区,发挥示范片区资源要素聚集作用,创建省级和美乡村示范村4个。

 

片花

好的,欢迎回来。这里是安丘924正在为您直播的“党风政风行风在线”节目,我是主持人舒月。今天《党风政风行风在线》的上线单位是市农业农村局,现在,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市乡村振兴局局长孙海龙等几位嘉宾已经坐在了我们的直播间。听众朋友,如果您在农业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惠农项目、产业化经营等方面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和反映,欢迎您拨打党风政风行风热线4397117。

3.主持人:好的,孙局长。近日,我市市委农村工作会议暨2025年发展设施农业现场推进会议顺利召开,明确了新一年“三农”工作的重点方向和目标任务。孙局长,请您为大家介绍一下本次会议的主要精神以及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

孙局长:好的。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在2月18日召开。会议强调,要聚力攻坚突破,提升做强农业、促进共富的发展质效。在工作标准上,要聚焦争先率先,勇于革新、敢于创新、善于出新,发展生态农业,做好精深加工和农旅融合文章,让绿色生态成为安丘农产品的鲜明标识,推动更多优质农产品进入高端市场、实现优质优价。在工作导向上,要聚焦务实求实,着力打造一批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形成一批标志性强、辨识度高的标杆样板,推动乡村建设提质增效。在工作重点上,要聚焦求真较真,坚持因地制宜、大胆探索,大力发展特色产业、设施农业、畜牧产业,推动产业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在工作摆布上,要聚焦为民惠民,多做“惠民生”的事、“解民忧”的事、“暖民心”的事,统筹抓好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救助等民生事业,切实兜准兜好民生底线。在工作基础上,要聚焦细致细微,在筑根基、优治理、保安全上下功夫,提升基层治理效能。要拧紧责任链条,强化组织领导,强化队伍建设,强化改革赋能,强化督导考核,凝聚做强农业、促进共富的强大合力,奋力谱写“三农”工作崭新篇章,为“决战黄金五年、冲刺第一方阵”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为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会议还印发了《关于扶持生态农场和设施农业发展的十条措施》、《2025年度安丘农耕品牌建设实施计划》以及《关于支持大学生毕业生到乡、农民工返乡、能人回乡争当乡村振兴新农人的若干措施》等文件,强力支撑我市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高质量发展

4.主持人:好的,孙局长。刚才您提到会议出台了《关于扶持生态农场和设施农业发展的十条措施》,能否请您为我们详细解读一下这十条措施的具体内容?这些措施将如何推动我市生态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发展?

孙局长:好的。这十条措施是我市结合农业实际需求、反复调研论证形成的政策组合拳,既有资金扶持的“真金白银”,也有机制创新的“关键突破”,核心是为农业主体“提能增效”。具体内容请李立志副局长给大家做一下解读。

李局长:好的。这十条措施简单来说,就是在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生态农场和设施农业。家庭农场分三部分,一是夫妻二人通过承包土地达到一定规模,成立的家庭农场;二是大学生、退休干部、退伍军人等回乡创业成立的家庭农场;三是村集体领办的合作社,集体流转出部分土地,搞设施种植或设施养殖,增收能力强,像金冢子镇北南戈,既能村集体增收,也能带动农民增收。市政府则在贷款贴息、产业项目扶持、品牌创建、农产品检测等方面给予了相关政策支持。

贷款贴息方面,只要是信用状况良好、生产经营正常的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在从银行贷款后,将资金用于新建、改建、扩建种植大棚、温室大棚,高标准集约养殖栏舍等设施装备均可以申报,有需求的农业经营主体可以到各镇街农业服务中心领取申报表填写申请,由各镇街农服中心统一审核上报。

针对银行贷款问题,我们也协调了银行机构,出台了涉农贷款帮办政策,建立“一站式”绿色通道,帮助农业主体快捷贷款。同时,有贷款需求的农户可以用农业大棚依申请办理大棚所有权证,作为抵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农村信用社、邮储银行、潍坊银行、北海村镇银行等相关金融机构将会安排专人与我们各镇街农服中心对接,有需求的农业主体可以直接去镇街农服中心填表申请。

针对有些镇街区设施大棚相对破旧,急需改建和翻建的问题,根据国家超长期国债资金项目,我们也出台了农业产业项目扶持政策,主要是对日光温室翻建类项目最高亩均补助为8万元、原址改造类为4万元,单栋塑料大棚最高亩均补助为2万元,连栋塑料大棚(薄膜温室)最高亩均补助为5万元。各镇街区要积极梳理辖区内的改建翻建项目,发动有需求的农业经营主体积极申报,用好该项政策。具有经营规模适度、财务管理规范、制度健全有效、生产服务优质、联农带农紧密、社会声誉良好等条件的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也可以申报新型经营主体能力提升项目奖补资金,单个主体奖补不超过20万元。申报流程同样是以镇街区农业服务中心为主,农业经营主体到农业服务中心填报好相关表格后,由农业服务中心统一汇总报送至市农业农村局。

生态农场和设施农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我们鼓励生产主体申报农业品牌,对此,我们也出台了农业品牌奖励措施,实施一站式服务,有认证意向的,与各镇街农服中心对接,镇街区汇总上报后,由市农业农村局安排专人进行申报指导。对成功申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特质农品、中国良好农业规范(GAP)、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生态原产地认证的生产主体,年内每认证通过1个,奖励申报主体1万元,单一农品最的高奖励3万元。

生态农场产品种植过程中,我们提供技术服务、检测服务。生产过程中,遇到种植技术问题,可以咨询蔬菜科、果茶科等业务科室。在地膜使用方面我们也有相应的奖补资金,使用符合国家标准且厚度在0.015mm以上的加厚高强度地膜,并将地膜应用于农作物种植的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企业等主体,每亩可申请补贴30元,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每亩补贴60-90元。同时,继续推广温室大棚特色农业保险政策,优先扶持新建设施温室大棚项目,按60%的保费补贴比例给予财政支持,这两方面的政策都可以到镇街农业服务中心提出申请,由镇街农业服务中心汇总上报。

针对农产品上市前产品质量问题,我们提供免费的“你点我检”服务,即将上市农产品,可以联系镇街区的胶体金检测点,开展定性检测1个小时内出具检测结果;也可以联系市农业农村局进行定量检测,1周内出具检测结果,确保上市的农产品无质量安全隐患。

产地绿色、产出高效、品牌响亮,能够达到资源匹配、环境友好、食品安全的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示范生态农场,我们每年评选20家,单个给予5-10万元资金奖补。

这十条措施通过“政策输血”与“机制活血”相结合,以金融赋能撬动产业升级,以精准奖补激发创新活力,以兜底保障增强发展信心,构建了从生产到销售、从风险防控到品牌建设的全周期支持体系,这不仅为农业主体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减负增效路径,更将加速我市农业向绿色化、智能化、品牌化迈进,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安丘经验”。

5.主持人:感谢,李局长。孙局长,涉农补贴一直是农民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孙局长,能您给大家简要介绍一下当前涉农政策有哪些吗?

孙局长:好的。近年来持续强化重农强农信号,继续加大政策助农增收力度。具体内容请王顺明主任为大家解读。

王顺明:好的。一是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政策。为加强耕地地力保护,推动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将全市各类实际种粮主体,包括种粮农民和种粮家庭农场、合作社等经营主体作为补贴对象,以核定的小麦种植面积为依据,按照每亩不低于120元的标准,以及“种粮主体自报告-村初核-乡镇审核-乡村两级公示-县级农业农村部门复核-惠农‘一本通’直补到户”的面积核定流程,支持耕地地力保护。

二是农业保险政策。目前,我市实施的政策性农业保险,承保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大豆、花生、春季马铃薯、桃、大樱桃等。其中,小麦保费每亩34元,农户承担6.8元,保险金额1000元;玉米保费每亩40元,农户承担8元,保险金额950元;大豆保费每亩19元,农户承担3.8元,保险金额350元;花生保费每亩24元,农户承担4.8元,保险金额600元;春季马铃薯保费每亩60元,农户承担12元,保险金额1200元;桃保费每亩150元,农户承担60元,保险金额3000元;大樱桃保费每亩300元,农户承担90元,保险金额6000元。在涝灾、旱灾、冻灾等自然灾害发生后,由保险公司根据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进行赔付。

三是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政策。为了提高大豆产能,我市2022年开始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即两行玉米套种四行大豆,实现“玉米不减产,增收一季豆”的目标。今年对承担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主体,中央财政按照150元/亩标准给予支持,省财政、潍坊市财政在此基础上给予叠加补贴支持,具体以实际到位资金为准。

四是现代设施农业贷款贴息政策。刚才提到了,为支持设施农业发展,我市落实省现代设施农业贷款贴息政策,对符合《全国现代设施农业建设规划(2023—2030年)》要求的设施种植、设施畜牧、设施渔业、仓储保鲜等领域的新建、扩建生产设施设备及技术改造所需信贷资金,包括建设种植大棚、温室大棚等,按照贷款额的1%给予贴息支持,其中,中央财政承担40%、省级财政承担60%。单户贴息最高100万元,贴息年限最长不超过5年。贴息对象包括农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

五是农机补贴政策。在农机购置方面,执行我省和潍坊市确定的24大类51个小类117个品目补贴机具。按照“自主购机、定额补贴、先购后补、县级结算、直补到卡(户)”方式实施,购机户在购机后,通过“山东农机补贴”APP提交补贴申请。

在农机报废方面,重点面向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物(粮食)烘干机等机械进行补贴,报废部分补贴实行定额补贴,报废20马力以下的拖拉机,补贴额1500元;报废联合收割机、水稻插秧机、播种机并新购置同种类机具,按不超过50%提高报废补贴标准,单台最高报废补贴额不超过3万元;报废并更新购置采棉机,单台最高报废补贴额由3万元提高到6万元。

6.主持人:好的,听众朋友,由于时间关系,今天的《党风政风行风在线》节目就结束了,节目最后再次感谢市农业农村局孙局长等几位嘉宾来参加我们的这次直播,同时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与参与。今天需要下线解决的问题请您留意收听明天早上8:00的《党风政风行风在线回音壁》节目,或留意收看明天晚上8:00民生频道播出的《身边》节目。

朋友们,咱们下期节目再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