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教育和体育局“行风在线”访谈内容(2024年4月25日)

信息来源:市教体局 发布时间:2024-04-25

主持人:倾听群众呼声,关注民生民情!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安丘925正在为您直播的“党风政风行风在线”节目,我是主持人小苑。今天《党风政风行风在线》的上线单位是市教育和体育局,现在市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学辉,副局长韩文玉教育工委委员张海波、基教科科长云伟已经坐在了我们的直播间。听众朋友,如果您在孩子上学、教育管理等教育业务方面的问题需要咨询或反映,欢迎拨打行风热线:4397117,同局长进行交流。

主持人:局长您好,欢迎您来到“行风在线”做客。

陈学辉主持人你好,听众朋友们,上午好。

很高兴来到“行风在线”,和大家一起交流工作,欢迎大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将认真解答您提出的问题,积极改进提升我们的工作。

1.局长,春节前后市委、市政府相继召开人代会、政协会“两会”综合表彰暨“大项目建设年”等系列会议,总结工作,谋划部署当前和今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教体部门,我们是如何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落到实处,为安丘发展贡献更多更新的教育力量?

陈学辉好的。春节前后,市委、市政府密集召开会议,总结工作,谋划发展,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振奋精神、担当实干,推动各项工作争一等、争第一,奋力开创安丘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今年是安丘“决战黄金五年、冲刺第一方阵”的突破之年,我们教体系统按照“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市”总要求,锚定教育现代化建设总目标,坚持立德树人不动摇、遵循规律不折腾、改革创新不懈怠,以课程教学、人才强教、教育数智化“三大战略行动”为重点,抓党建、扩资源、提内涵、优师资、强服务、促改革、保稳定,走好走实轻负优质素质教育之路,努力办好更有高度、更有精度、更有温度、更有力度的人民满意教育,持续为安丘黄金五年高质量发展贡献教体力量。

2.主持人:刚才听了您的介绍,我市教育工作有非常清晰的目标定位和发展路径,请陈局长简要介绍一下我市教育工作开展情况。

陈学辉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市教体局强化顶层设计、创新思路办法、狠抓工作落实,较好实现了各项工作良好开局。青云双语学校被确定为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实验校,实验小学和郚山中学食堂被评为省星级学校食堂,郚山镇争创为省级教育强镇筑基教育试点乡镇,被省教育厅等5部门认定为“零溺亡”单位,东埠中学、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教育基地获评潍坊市级劳动教育特色学校及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一是聚焦优质均衡,全面深化资源整合。深化管理体制改革,计划3年时间撤销镇街区教管办,其中今年撤销3-4个,推进教育管理更加精简高效。科学谋划教育布局,在农村撤并小规模学校5处、小微幼儿园3处,新改扩建青云山小学、实验小学永安路校区,迁建机关幼儿园、青少年科技创新实践教育基地,调整优化实验小学等学校布局,逐步打造以城区为中心,景芝、凌河为次中心的“一体两翼”发展格局

二是聚焦质量提升,全面细化规范管理。将规范管理作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切入点,制定下发普通中小学规范办学行为十一条措施《中小学生日常管理规定(试行)》等规章制度,全面细化规范学生作息时间、作业布置、考试管理、日常管理。制定《中小学“1+3”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从教学设计到集体备课、教研教改、教师上课、学生评价等各个环节进行统一规范。推行区域教研联盟,教研员2+N配备,联盟校、包靠教研员及兼职教研员“一评三挂”捆绑式考核评价,促进课堂教学减负提质增效

三是聚焦教育改革,全面优化体制机制。坚持以改革催生教育发展内生力。创新督导制度改革,优化对镇街区党委政府考核,将评价指标简化为教育投入等4项,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创新教育共同体建设,打通城乡学校人、财、物、权界限,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辐射、下沉、融合、共享,促进乡村教育振兴,推进全市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创新“三段四元五维一体”学段贯通融合育人,推进学校管理一贯到底、课程教学一贯衔接、幼小初高一贯育人,打造贯通合作育人新生态。

四是聚焦人才强教,全面强化作风建设。实施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培育工程,制定《中小学班主任星级评价办法》,全年培育打造名校长10名、名班主任40名、名教师100名,形成“抓两端、促中端”名师分层梯队培育机制。开展“纪律作风教育年”活动,全员全过程强作风、提素质、抓落实。一月一期“教育大讲堂”,一周一名“身边榜样”,出台《加强学校领导干部作风的十条规定》等规章制度6项,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在各学校设立局长信箱,成立督查专班,班子成员一杆子插到底抓落实,先后实地督查75次,下发通报22期,整治各类问题103个。

五是聚焦学生安全,全面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先后召开全市校园安全工作会议4次,开展专职保安食堂食品安全专题培训3场,培训人员1500余人次。先后组织开展了消防专项检查、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检查、开学专项检查、食堂专项检查,检查校外培训机构128所、学校食堂24处,打通消防通道7条,整改安全隐患765个常态化落实1530安全教育提醒,开展开学“安全第一课”205场,组织应急演练410场次

3.主持人:局长,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听说市职业中专成为山东省首批高水平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能简要介绍一下五年制大专班的基本情况吗?

陈学辉市职业中专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和省示范学校、全国学生管理50强、第一批山东省高水平中等职业学校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首批高水平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学校共开设18个专业。其中,国家示范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特色专业2个,潍坊市高水平专业4个,潍坊市特色品牌专业11个。

今年2月,山东省教育厅印发《关于公布第一批高水平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名单的通知》,市职业中专计算机应用、会计事务、食品加工工艺等11个专业成功入选,成为首批高水平中职学校联合高职院校举办初中后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点。市职业中专分别与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等六所高职院校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自2024年开始面向全省招生,今年计划招生850人。

考生报名录取后,在安丘市职业中专学习五年,前三年学习中专课程,建中专学籍,免学费,成绩合格,毕业后颁发潍坊市机械工业学校中专毕业证。后两年学习大专课程,中高职院校双方共同培养,建合作高职院校大学专科学籍,按高职院校学费标准收费,成绩合格,毕业后颁发相应高职院校专科毕业证。

4.主持人:局长,咱们市教体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入学采取了哪些措施?请您具体介绍一下我们是如何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的。

陈学辉我们一直把贫困家庭子女的受教育问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全面落实学生资助政策,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资助体系,不让一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失学。2023年,我们共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20289人次,发放救助金1311万元,为1328名大学生办理助学贷款1627万元,我市被确定为“省中小学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指标体系试点市”。

一是学前教育阶段。经县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普惠性幼儿园在籍在园家庭经济困难幼儿,按照平均每生每年1200元的标准进行资助,具体分为3档:1档1000元、2档1200元、3档1400元,主要用于幼儿在园期间的保教费及伙食费补助;对具有正式注册园籍的脱贫享受政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等家庭儿童,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残疾儿童,低保家庭儿童,特困救助供养儿童免除保教费。

二是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即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除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补助生活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为:小学每生每学年补助生活费1000元,初中每生每学年补助生活费1250元;对家庭经济困难非寄宿生生活补助为:小学每生每学年补助生活费500元,初中每生每学年补助生活费625元。

三是高中教育阶段。对全日制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在籍在校学生,按照平均每生每学年2000元的标准进行资助,具体分为三档:1档1500元、2档2000元、3档2500元;对具有正式注册学籍的普通高中脱贫享受政策、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对象等家庭学生,残疾学生,低保家庭学生,特困救助供养学生免除学杂费。标准为每生每学期800元。

四是中职教育阶段。对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正式学籍一、二年级在校涉农专业学生和非涉农专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按照平均每生每学年2000元的标准进行资助,具体分为三档:1档1500元、2档2000元、3档2500元。

五是其他阶段资助政策。省外高校建档立卡免学费。对在部属、省外高校就读的安丘籍全日制本专科生中的原建档立卡学生免除学费,免除学费标准为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高等学校毕业生学费和国家助学贷款补偿。对以下两类高校毕业生,其学费或国家助学贷款本金由财政给予补偿:一是2009年(含)以后毕业,自愿到我省财政困难县艰苦行业工作,且服务年限连续达3年(含)以上的高校应届毕业生;二是2014年(含)以后毕业,自愿到我市特殊教育学校任教,且服务年限连续达3年(含)以上的高校应、往届毕业生。补偿标准为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8000元,研究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生源地助学贷款。国家开发银行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新生和在校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县(市、区)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2023年9月,国家助学贷款的贷款额度上限调整为本专科生(含预科生)每人每年16000元,研究生每人每年20000元。

主持人:听众朋友,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党风政风行风在线》节目到这里就结束了,再次感谢局长和各位领导来参加我们的这次直播,同时也感谢听众朋友的收听和参与,今天需要下线解决的问题,请您留意收听明天早上8:00的《行风在线回音壁》,或收看明晚8:00民生频道播出的《身边》栏目。下周二,行风在线的上线单位是市文化和旅游局,欢迎您到时收听和参与,朋友们,咱们下次节目再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