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市文化和旅游局“行风在线”访谈内容(2019年9月24日)
主持人:“倾听群众呼声,关注民生民情”。听众朋友,大家好!这里是891新闻广播每周二周四8点直播的《行风在线》节目,我是主持人小苑。今天《行风在线》的上线部门是市文化和旅游局,现在市文旅局副局长周文明、非遗中心主任周丽华、市场科科长赵甜等3位嘉宾已经坐在了我们的直播间。听众朋友,如果您在文化艺术、图书、文化遗产、文化旅游产业、新闻出版等方面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或反映,欢迎拨打行风热线,4397117,跟周局长进行在线交流。周局长,您好,欢迎您做客《行风在线》节目。
周局长:主持人好,各位听众朋友、观众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来到“行风在线”直播间与大家一起交流,欢迎大家对文化和旅游局工作多提宝贵意见。
主持人:今年年初,我市根据上级关于机构改革的决策部署,将文化和旅游部门整合为一个部门,这方面有好多听众还不太了解,周局长给我们介绍一下好吗?
周局长:好的。今年,根据安丘市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整合原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的职责,原市旅游局承担的行政职能,组建了市文化和旅游局,作为市政府工作部门。市文化和旅游局主要负责统筹规划文化事业、文化产业、旅游业、文物保护事业和广播影视、新闻出版领域事业发展;推进文化产业、旅游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维护各类文化、广播影视、新闻出版和旅游市场秩序等。今年2月初,安丘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式揭牌成立,设有旅游产业发展中心和青云山旅游服务中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大队、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京剧团等代管和所属事业单位。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市里组建成立了行政审批服务局,我们文旅局原来的文化市场、新闻出版、文物等方面的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均划转到了行政审批服务局。有需要办理这些业务的听众,请到市北区政务服务大厅咨询或办理相关业务。
主持人:今年,我们文旅局以“工作落实年”为主线,以提升群众满意度为目标,敢于担当,奋发作为,努力开创文化和旅游共建共融发展的崭新局面。周局长,今年以来我们做了哪些工作呢?
周局长: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我们文旅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积极对上创争求突破;以文促旅,健全公共服务体系新格局;以旅彰文,实现传统文化传承新突破;产业赋能,激活文旅融合发展新动力。
首先,在公共服务方面。我们积极改造完善文化旅游设施条件,优化服务效能。推进104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提升,目前已改造提升85处,并采购配发100余万元文化设备。增强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实效,其中,文化馆春季班培训学员500多人,暑期班培训400余人,秋季培训班现已开班。博物馆、图书馆接待人数3万人次。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改善青云山等重点旅游场所设施,新建设青云山玻璃悬索吊桥及七彩滑道等项目,广受游客喜爱和好评。
主持人:周局长,今年,市文旅局在立足基层,创新思路,深入实施文化旅游惠民工程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请您介绍一下好吗?
周局长:好的。今年来,我局广泛举办文化旅游活动,深入实施文旅惠民服务工程,丰富文化旅游产品供给,为广大市民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不断提升群众在文旅活动中的参与度。今年,组织开展了戏曲春晚、元宵文化节、广场舞大赛、全民阅读、青云山“景阳春”杯踏青赏花旅游节、青云湖大型萤火虫展、文化馆艺术培训汇报演出、庆“七一”戏剧专场演出等品牌活动。指导开展丘家庄文化节等特色民俗活动。4月初,成功参与举办了大汶河梨花节、石埠子樱桃节和辉渠桃花节三大节会,节会期间共接待游客26万人次。8月21日至9月2日期间,积极做好在齐鲁酒地举办的一品景芝·2019年世界国际象棋青少年锦标赛文化旅游服务工作,并精心组织了民俗特色浓郁的欢迎仪式演艺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及旅游商品展览,受到国内外来宾的广泛好评。截至目前,全市开展了大型文化活动60余次、送戏下乡演出680余场次、文化志愿服务80余次,农村电影放映6600余场。
主持人:周局长,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我们文旅局是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阵地,请问今年我们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是怎么做的呢?
周局长: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特别强调“要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平、文明素养,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认真学习和领会这些重要论述,对我们基层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文化强市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在今年的工作中,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推进文化遗产开发利用,努力叫响安丘文化品牌。推进汉墓维修保护,推进城顶山齐长城维修保护工程验收问题整改。安丘印台博物馆成为我市第4家非国有博物馆,另外3家分别是景芝酒文化博物馆、辉渠民俗博物馆、世德古籍博物馆。加快实施“乡村记忆”工程,新建成5处镇村历史文化展室,截至目前,全市共有30多处镇村历史文化展室。
主持人:周局长,请您介绍一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方面的情况好吗?
周局长:好的。近年来,安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不断完善机制,强化措施,在非遗资源普查、项目名录申报、日常活动开展、传习场所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非遗保护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全市先后申报成功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1项、省级13项、潍坊市级42项、县级148项,其中,省级以上非遗项目数量居潍坊市各县市区第一位;拥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人、省级8人、潍坊市级25人、县级83人;建立了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处、潍坊市级非遗传习场所(基地)13处、县级34处。
今年,我局继续夯实基础,丰富形式,在推进“非遗之旅·相约安丘”品牌建设上下功夫。新增4名潍坊市级非遗传承人,他们分别是安丘骨雕代表性传承人郭世青、安丘玛瑙雕刻代表性传承人田永剑、闹台锣鼓代表性传承人杨振生、尚派形意拳代表性传承人鞠庆先。组织了非遗项目与新华书店、齐鲁酒地共同研学5次,进社区、进校园100余次。孙膑拳、东路大鼓入选省文化旅游对外交流项目库。新创作山东快书《小区闲话》《话说公冶长》《安丘美食》、东路大鼓曲目《村口的母亲》、茂腔《夺碗》等一批非遗文艺作品。
主持人:周局长咱们接着聊。我们在加强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呢?
周局长:今年我们扎实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强化产业赋能,激发文旅融合发展新活力。提升博雅艺术城、齐鲁酒地等文化旅游功能。加快推进“双招双引”工作,开展营商环境“四大”活动,走访30家文化旅游企业。加强旅游监管,给旅游企业下发整改通知10余份,并限期整改完毕。持续推进重点项目开发建设。编制了《安丘市全域旅游总体规划》,加快了齐鲁桃海、留山古火山国家森林公园、歌尔庄园、获鹿山谷等开发建设,部分项目已建成运营。重点发展柘山张家宅等5个村乡村旅游,打造了26个A级景区村庄、30家休闲农庄。
主持人:周局长,为搞好我市的文化旅游工作,下步咱文旅局有哪些思路和措施呢?
周局长:一是加强中心工作贯彻落实。认真研究双招双引、“七争”等各项考核细则,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加大争取力度,力争取得好名次。锻造过硬文旅人才队伍,推进全员培训,年内开展4次集中专题培训,组织参加上级业务培训40人次以上。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做好精准扶贫、扫黑除恶、安全生产等工作,为全面完成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二是推进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坚持建管用并举,完善服务功能和内涵提升,抓好镇街区综合文化站(中心)专项治理,重点改造提升104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加强贫困村综合文化活动室建设,配备文化器材,夯实乡村文化基础。
三是丰富活跃基层群众生活。持续开展文化下乡活动,积极开展“魅力安丘·浓情四季”文化活动,开展好第四届潍坊市民艺术节,年前完成“一村一年一场戏”演出800场,农村电影放映9600场,送书下乡14万册,文艺辅导下乡100次,文化志愿服务100次。实施文化精品创作工程,围绕新中国成立70周年、澳门回归20周年等主题,举办文艺汇演、书画展览、戏曲展演等活动,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力作。
四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做好齐长城第Ⅳ至Ⅶ段维修保护工程国家终验。进一步打响“非遗之旅·相约安丘”品牌,开展非遗月集中宣传展示活动,推进非遗进校园常态化,组织参加各级非遗创意大赛。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实施“乡村记忆”工程,完善镇村历史文化展室,完成官庄镇十字路村、凌河镇刘家庄子村、金冢子镇北南戈村等10处镇村高水平历史文化展室(村史馆)建设。
五是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乡村旅游。增强齐鲁酒地文化创意产业园、博雅艺术城等园区的文化旅游功能,积极开展第三届文化惠民消费季活动。协调推进齐鲁酒地二期诗酒田园、柘山乡情、留山景区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力争歌尔庄园、合力乡间牧场等一批重点项目尽早开园营业。推进村庄景区化建设,培育一批A级景区村庄。
六是加快旅游商品研发。加快齐鲁酒地建设,力争创建为省级旅游商品研发基地。推进旅游精品创作,结合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文物拓片、历史典籍、民俗技艺等产品,扩充旅游商品。完善文化旅游景点百度词条,全力提升我市文化和旅游知名度与美誉度。
主持人:周局长,咱们接着聊。请您重点就我市文物抢救和保护情况,给观众朋友详细介绍一下好吗?
周局长:好的。我市的文物分为馆藏文物和野外文物两大部分。关于馆藏文物:市博物馆现有各类文物藏品3189件,其中珍贵文物342件。包括一级文物8件,二级文物48件,三级文物286件;馆藏古籍1000余部,6000余册;善本书30部,400余册。珍品有新石器时代的玉铲、玉钺(yuè)、玉牙璧,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鸟形陶鬶、黑陶背壶、商代石镰、汉代石砚、西周晚期的窃曲纹铜鼎、夔(kuí)纹铜鬲(lì)、汉代石龟,南北朝石刻佛造像及明清著名书画家张瑞图、诸升、郑板桥等人的书画作品。
再就是野外文物:截至目前,我市在册的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167处,包括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也就是安丘段齐长城和董家庄汉画像石墓;省级11处,有庵上石牌坊、郚城遗址、田家楼遗址、郑家下庄遗址、东笔墨庄遗址、仉岗尧上遗址、公冶长书院遗址、留山庙遗址、南郚遗址、黄石板坡抗日纪念地遗址、南校场烧锅遗址;潍坊市级15处,也就是李家河遗址、伏留周毓瑛墓、留山围子遗址、城顶山围子遗址、书院山石刻、刘鄩墓、西苇园遗址、东古庙遗址、摘药山和老子庙遗址、杨家山前遗址、召忽墓、李沁墓、峒峪遗址、庵顶遗址、下涝坡古村落;还有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2处。
多年来,我市在文物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文物保护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一些古遗址及风景名胜区风貌遭到破坏;一些地方和单位在工程建设中忽视文物保护,造成文物损毁事件时有发生;盗窃文物和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等违法犯罪活动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等等。为此,我们呼吁各级、各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要本着对国家、历史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保护文物的重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承担起法律赋予的保护文物的责任,共同做好文物保护工作。
主持人: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文化遗产作为历史的见证,的确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文物保护,人人有责。那么对于文物保护,我们具体有哪些要求呢?
周局长:2010年8月份安丘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通知》(安政发〔2010〕19号文件);2012年7月份,潍坊市政府出台了《潍坊市文物保护办法》;2016年11月经省人大常委会批准,潍坊市又出台了《潍坊市文物保护条例》,总的指导思想就是,要正确处理文物保护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关系,切实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其中,有以下几条内容需要我们每位市民自觉遵守。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行为:
1.擅自设置户外广告设施、修建构筑物或者栽植移植大型乔木;
2.修建人造景点;
3.存放易燃、易爆、有毒、有腐蚀性、有放射性等危害文物安全的物品;
4.擅自进行爆破、钻探、挖掘等作业;
5.建窑、取土、采石、开矿、毁林、排污、深翻土地;
6.其他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及其环境的行为。
在文物保护单位的建设控制地带内,禁止下列行为:
1.建设易燃、易爆、有腐蚀性以及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工程;
2.经营易燃、易爆、有腐蚀性以及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项目;
3.存储易燃、易爆、有腐蚀性以及污染文物保护单位及其环境的物品;
4.进行其他可能影响文物保护单位安全、历史风貌及其环境的活动。
另外,《条例》还规定,进行占地2万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基本建设工程或者在地下文物保护区、水下文物保护区和历史文化名城范围内进行工程建设的,工程项目立项前,建设单位应当依法向所在地县(市、区)文物行政部门提出申请,由县(市、区)文物行政部门逐级报请省级文物行政部门组织考古调查、勘探。
主持人:党的十八大把文化自信上升到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样的高度。咱们安丘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很多的年轻听众对我们的历史文化不是很了解,周局长,请您给我们简要介绍一下这方面情况,好吗?
周局长:好的。远在新石器时期人类已在安丘一带栖息劳作,公元前148年(汉景帝中元二年)置安丘县。数千年来,勤劳朴实、勇敢智慧的安丘人民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创造了内涵厚重的历史、丰硕的物质文明和灿烂的文化成果。迄今为止,境内已发掘大汶口、龙山、商周文化遗址110处,文物1万多件。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杯闻名遐迩,齐长城遗址、董家庄汉墓、庵上石坊、公冶长书院等名扬天下。
一、遗存丰富,叹为观止
我市汶、渠、潍三河及其支流两岸,分列着众多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商周文化遗址,出土了鸟型陶鬶(guī)、薄胎黑陶高柄杯、黑陶背壶、石铲、石斧、石镰、石刀、玉铲、玉钺(yuè)、玉璧等大量的史前文明证物和以鼎、鬲(lì)、盘、匜(yí)、壶等为代表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儒学发达,孔子贤婿公冶长读书于城顶山,相传栽植两株银杏树,虽历尽沧桑,仍枝繁叶茂,华盖翼然,后人为纪念先贤,在此建立了公冶祠,传播了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辉渠有子山,有子设帐授学,彰显了儒家“和为贵”文化的绵延有序;道教文化兴盛,相传道教始祖老子在柘山摘药炼丹,安丘西南牟山上的“牟山观”道名远扬;战国齐长城穿越了安丘西南部的75座山峰,绵延百里,遗迹凸显,古韵悠远;郚城、安丘故城、昌安故城、姑幕故城等古城遗址和众多的古墓葬,反映出安丘古代文化的繁荣昌盛;安丘董家庄汉画像石墓规模宏大,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汉代最大汉画像石墓之一,其画像构图复杂,内容丰富多彩,雕刻技术精湛,艺术水平高超,被誉为“画像石之瑰宝”;自东汉起,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文化开始兴盛,有于家河石佛寺、凌河川里院、辉渠法兴寺、城顶山青云寺、大盛瑞应寺、许营寺院、朱子法林寺等多处寺院,郚城遗址还出土了南北朝时期的精美菩萨造像。
历史上,安丘有过众多古建筑,如长城、古桥、楼阁、寺庙、道观、牌坊等。清初刘正宗的御墨楼、张贞宝墨楼等以其丰厚的文化艺术内涵而红极一时;凌河镇川里院佛寺、大盛镇牛沐寺、县城的开明寺等,体现了人们对佛教的信仰与对幸福安康的祈求;留山庙、老子庙、雹泉庙等建筑各具特色,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石牌坊是安丘最具代表性的古建筑形式之一,明清以来安丘城内有牌坊二十多座,凌河镇、官庄镇、石埠子镇、大汶河旅游开发区等地也建造过大型精美的石牌坊。现在仅存的牌坊是庵上石坊,以其科学的设计、精湛的雕刻手法、丰富的表现内容和基本完好的保存状态,有着“山东无二坊,除了兖州是庵上”的美誉。
二、名人辈出,文风鼎盛
安丘自古才人辈出,古代高风亮节的仁人志士,近代求索抗争的俊才英烈,当代熏昭日月的创业先锋,济济一堂、数不胜数。公冶长、老子、有子、李左车、汉献帝皇后付留氏、清朝阁老刘正宗、民主革命先驱刘大同等,他们或以文治、著述名世,或以武功、气节著称,拥有其人其行,如日月经天,令人仰止。春秋时期忠勇的召忽杀身成仁,东汉晚期的孙嵩行侠仗义,三国时独行君子管宁确然世外,邴原卓尔不群,王修忠贞无二,事迹千古流芳;南朝刘宋的孟龙符少年豪气、冲锋陷阵,五代后梁的刘鄩文韬武略、勇谋兼备,宋代军事家陈规战守有法、富于创造发明。这些文韬武略、彪炳史册的先贤,其功其德其言,永留天地之间,与青云而比肩,伴汶水而长流。
安丘文风鼎盛,坊间流传的“安丘厚、诸城秀、博山透”的文风流传齐鲁大地。据考证,安丘自宋代起,先后孕育出辛应乾、马文炜、窦光鼐等100多名进士(文进士97名、武进士4名),列山东前茅。其中,明朝万历一代,朝廷一日简放三名安丘人马文炜、辛应乾、韩必显,分任江西、山西、陕西三省巡抚,时称“一日三西”,诚属旷代盛事,亦为千古美谈。早在春秋时期,安丘就有两个书院,公冶长书院和有子书院,孔子的两大高足公冶长、有子首先将儒家学说传播至安丘;两汉魏晋时期,居住于景芝镇伏留村的伏儒、伏理、伏恭、伏无忌等十多位伏氏学人以传授《诗经》等经史学问名闻天下;徐苗、徐邈、徐广等徐氏家族因对五经研究而备受推崇。明清期间,马文炜、马应龙、曹贞吉等文化名人辈出,刘氏、张氏、马氏、曹氏等文化世家繁多。传至今日,安丘最终形成了以儒家文化为中心,以经学研究、理学研究、历史研究、文字训诂、书画印艺、文献聚藏、考古发现、艺术遗存、上古神话遗留、民俗遗存为辅翼的安丘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综合体。
三、民风淳朴,底蕴厚重
1.非物质文化遗产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用手工制成黑陶高柄杯,开启了精致品位生活的序幕;孔子的弟子及女婿公冶长在庵上书院隐居不仕,研经治学,重文崇礼的儒家遗风代代相传;董家庄汉画像石墓的发掘,让汉代的绘画、雕刻、音乐、舞蹈、杂技表演等传统技艺浮出水面,熠熠生辉。民间传说、民间剪纸、手工制陶、传统小吃、竞技游戏、传统医药、石雕艺术等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在世代传承中各放异彩、生机勃勃。
自2006年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以来,我市通过深入基层广泛走访、调研,充分挖掘特色鲜明、内涵深厚的非遗项目,初步掌握了全市非遗发展脉络和生存状态,内容涵盖民间文学、传统音乐、曲艺、传统舞蹈、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传统技艺、民俗等10大门类。
2.红色革命文化
革命纪念地是近现代革命文物,是安丘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斗争和实践的见证。辉渠镇黄石板坡反“扫荡”战斗、石埠子镇韩寺庄反“扫荡”大捷、歼灭厉文礼战斗、凌河镇吕家埠自卫战等体现了安丘人民不屈不挠的革命意志和战斗精神;在艰苦的革命斗争中陈克、张尔芳、徐仲林等革命烈士为了人民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谱写了一曲曲革命英雄主义的赞歌。安丘烈士陵园、雹泉英雄山烈士陵园、景芝烈士塔三处革命纪念地是近现代革命文物保护单位。青山埋忠骨,浩气留人间。近年,我市还建成了“中国共产党历史教育馆”,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其中展馆面积3000平方米,接待中心可容纳500人班次,成为国内第一个全面完整的党史教育馆。
主持人:听众朋友,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行风在线”节目到这里就要结束了。在这里非常感谢市文旅局周局长等3位嘉宾来参加我们的这次直播,同时也感谢观众朋友的收听和参与。今天需要下线解决的问题,请您收听明天早上8:00的《891第一时间》,本期节目视频将于明天晚上9点25分在安丘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播出,请留意收看。另外本周四《行风在线》的上线单位是市旅游产业发展中心,欢迎您到时收听和参与。好朋友们,咱们下期节目再会!